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术后便秘不用愁,浮针一招解烦忧 ——南华医院肛肠科浮针疗法解术后便秘之忧
成功的手术为患者解除了首要病痛,但术后的康复之路,有时却会被一些“小麻烦”所困扰,术后便秘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肛肠科应用浮针疗法,成功为肛肠术后便秘的患者解除了难题。患者颜爷爷,因混合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非常成功,然而术后颜爷爷出现了排便困难。肠道蠕动缓慢,导致腹胀如鼓,疼痛难忍,甚至影响了睡眠和情绪。“手术的刀口没那么疼,但这憋着拉不出来的感觉,真的太折磨人了!”颜爷爷脸上写满了焦虑。在治疗前,肛肠科邢佼涛副主任医师向颜爷爷详细解释了原理:“浮针是一种现代针灸技术,它使用一次性的特制浮针,在皮下的浅筋膜层进行扫散。您可以把它想象成在土壤的浅层进行松土,从而间接地调节深部器官(肠道)的功能,像给‘怠工’的肠道做一套‘唤醒操’,帮助它恢复自己的动力。它不作用于穴位,因此痛感非常轻微,几乎无痛,更安全。”浮针治疗在颜爷爷的病床边就可以进行,十分便捷。通过触诊发现颜爷爷腹部肌肉因疼痛和保护性反应而异常紧张(即“患肌”),这正是抑制肠蠕动的关键因素。一枚细小的浮针在其腹部周围的皮下浅筋膜层进行扫散,操作轻柔,颜爷爷全程表情放松,表示只有轻微的“蚊行感”。△邢佼涛在床旁为患者进行浮针治疗浮针治疗结束数分钟后,颜爷爷顺利如厕,完成了一次自然而顺畅的排便,过程中并未感到预想中的剧烈疼痛。排空肠道后,腹胀感瞬间消失,整个人如释重负,颜爷爷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由衷地感叹:“浮针治疗太神奇了!”△患者康复出院,为南华医院肛肠科点赞一根浮针,承载医者仁心;微创技术,彰显医学温度。南华医院肛肠科以精湛医术与人文关怀,为患者“浮”去病痛烦恼,“通”向健康之路。特别提示:患者个体间存在差异,请谨慎就医并遵医嘱。专家介绍邢佼涛,肛肠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世界中医药学会虚实挂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衡阳市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衡阳市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特长及主攻方向:擅长肛肠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别是炎症性肠病的中医辨证施治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虚实挂线治疗有独到之处,能熟练开展浮针技术及痔、瘘、裂等肛肠疾病的手术治疗。
2025.10
10
55处蜇伤险丧命!南华医院成功救治群蜂蜇伤重症患者
近期,随着秋季蜂类活动频繁,湖南衡阳地区接连发生多起严重蜂蜇伤事件。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收治了多名因蜂蜇伤引发重度过敏反应及多器官功能损伤的患者,其中不乏生命垂危的案例。专家提醒,蜂蜇伤并非小事,现场急救和及时送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近日,南华医院就接诊了一位蜂蜇伤患者。该患者张爷爷在田间劳作时不慎触碰马蜂窝,全身被蜇伤多达55处,随即出现过敏性休克、血尿肾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碍、溶血、急性心肌损伤及肝损伤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南华医院急诊与动物致伤团队迅速响应,制定系统救治方案,通过早期长程个性化血液净化、伤口精细处理、血浆输注、碱化尿液、抗过敏、护肝营养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逐步稳定,最终康复出院。蜂毒中含有多种生物毒素,不仅会引起局部红肿疼痛,更可能导致全身性过敏反应、溶血、横纹肌溶解、心肌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群蜂蜇伤或过敏体质人群风险极高,切不可掉以轻心。救治核心在于“早”。专家强调,伤后“黄金6小时”是抢救关键窗口期,需严格遵循“四个两”原则:两早(早评估、早处理)、两抗(抗过敏、抗休克)、两素(及时使用肾上腺素与糖皮质激素)、两化(积极水化与碱化尿液,保护肾功能)。秋季是蜂类活跃期,市民郊游、务农或户外作业时应穿长袖衣物,避免使用香味浓郁物品,远离蜂巢。若不慎被蜇,需立即远离蜂巢区域,用硬卡片或镊子垂直拔除毒刺(切忌挤压),以大量清水和肥皂水冲洗伤口,冰袋冷敷减轻肿痛,并密切观察30分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全身症状。若出现全身症状或被群蜂蜇伤,需立即拨打120送医。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提醒广大市民,蜂蜇伤不可小觑,科学应对能最大程度降低伤害。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拨打以下电话求助: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咨询热线:0734-8358053;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救电话:0734-8415415。
2025.10
10
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再获国家级认可,“数据+质控”范式助力学科发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正式公布“2024年度中国现代医院管理典型案例”评选结果。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申报的“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案例——《运用数据驱动强化重症质控助力学科高质量发展》”,从全国众多优秀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典型案例”称号。本次评选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主题涵盖医院党建、医疗质量、绩效管理等17个领域。评选过程中,案例需经过专家初筛、复评、终评以及网络投票等层层选拔。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推送的案例凭借独特的管理模式和显著成效,成功获评“典型案例”,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数据+质控”管理范式。此次获奖,是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继2024年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颁发的“肠内营养示范病房”荣誉后,再次获得该中心的肯定。一直以来,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充分运用大数据管理手段,对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下一步,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将持续深化大数据应用,推动重症医学朝着精准化、智能化方向迈进,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构筑更加坚实的防线。
2025.09
30
精准赋能强基层,携手共建护健康 ——南华医院派驻专家助力县域医院核医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积极响应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号召,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近期选派经验丰富的专家团队至新化县人民医院,专家团队由南华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马小峰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与护理团队组成,全面指导并参与其核医学科的规划、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此举旨在将三甲医院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延伸至基层,造福县域心脑血管、肿瘤及甲状腺疾病患者。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关键领域,在疾病早期诊断、精准分期及靶向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然而,受人才、设备、技术限制,核医学科在县级医院仍属空白。南华医院专家团队提出建设性意见,要通过科学规划场地布局、优化辐射防护设计、配置先进设备、规范人员配置、系统构建核医学科全流程管理体系来推动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指出要开展核素治疗、体外检测等基础项目,逐步拓展SPECT/CT、PET/CT等核心影像诊断技术,还强调要注重学科协作与理念推广,通过现场评估、多学科会诊等方式,促进核医学科与内科、外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的紧密联动,推动“精准医疗”理念落地。此次行动不仅能助力新化县人民医院的核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更能为实现“健康湖南”目标贡献“南华力量”。 
2025.09
30
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带您走出失眠“困”境
你的国庆,是否仍然在清冷的月光下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是否听着窗外欢笑渐行渐远……而你却仍然浮想联翩毫无睡意,你,是否也渴望能有一刻卸下失眠的重量,好好拥抱一夜安稳、邂逅甜蜜梦乡?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懂你藏在深夜里的疲惫用专业诊断解开失眠的结,用定制方案铺就安睡的路,就像《睡眠的翅膀》轻轻护航,让每一次闭眼,都能告别辗转,神游华胥,落入安稳梦境!这个国庆,别再让失眠偷走你的美好,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带你走出“困”境。
2025.09
30
1 5 6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