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告别“天下第一痛”,重获笑颜不是梦 ——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
三叉神经痛,这个被患者称为“天下第一痛”的疾病,发作时疼痛如刀割、似电击,让患者痛不欲生。日常行为如洗脸、刷牙、吃饭甚至说话,都可能诱发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外科近期成功为一位饱受三叉神经痛折磨多年的患者实施了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带来了显著的疗效。患者胡阿姨(化名),50岁,左侧面部反复发作剧烈疼痛已长达半年。尽管她尝试了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等多种方法,但疼痛依然反复发作,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四处求医无果后,胡阿姨于今年来到南华医院接受治疗。经过神经外科邹钦主任、陈锐副主任团队的详细检查,确诊胡阿姨为左侧三叉神经痛,病因是左侧小脑上动脉压迫三叉神经根部。针对胡阿姨的病情,神经外科团队为她制定了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方案。手术切口仅3厘米,颅骨上仅需钻一个硬币大小的骨孔。术中,医生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实时监测三叉神经的功能状态,精准定位并解除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并使用特制垫棉将血管与神经隔开,从而彻底消除了血管对神经的压迫。术后,胡阿姨左侧面部的疼痛立即消失,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饮食和睡眠也逐渐恢复正常。她的脸上再次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是对她重获新生的最好诠释。△术后用一枚雪花片即可覆盖颅骨缺损窗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具有精准定位、微创、效果显著等优势。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三叉神经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精准找到责任血管,避免损伤神经,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快的康复速度。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在此温馨提醒广大患者: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面部剧烈疼痛,尤其是刀割样、电击样疼痛,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帮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2025.04
03
技术革新助医疗,引领治疗新风尚 ——南华医院甲乳外科成功开展免充气3D腔镜下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
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标志着患者康复体验的重大提升。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甲乳外科吕鹏飞主任团队成功实施了一例免充气3D腔镜下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以术前精准评估、术中实时护航、术后全程管理的模式,为甲状腺癌治疗树立了新的标杆。这项手术是吕鹏飞主任团队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探索。与传统手术不同,该技术通过口腔前庭这一自然腔道进行操作,有效避免了体表疤痕的产生,满足了患者对美容的高要求,彰显了医疗技术的人文关怀。同时,3D腔镜技术的运用使得手术视野更加清晰、立体,为医生提供了精准的操作环境,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术后管理方面,吕鹏飞主任团队坚持快速康复理念,手术过程中不插尿管、不放置引流管,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适和感染风险,减少了术后疼痛和不便,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证明,该术式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借助3D内窥镜系统,手术视野放大5-10倍,甲状腺及其周围结构清晰可见,有效保护了患者的发声功能和钙代谢平衡,降低了术后声音嘶哑和手足麻木的风险。其次,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术后可迅速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手术路径的优化使得医生能够更彻底地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复发的风险。最后,该手术无需充气,有效避免了CO2气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展望未来,南华医院甲乳外科在吕鹏飞主任的带领下,将继续深耕甲状腺癌治疗技术的创新与研究,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科室将以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舒适的治疗方案,共同推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2025.04
02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其中,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据悉,此次评选表彰工作历经多个环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部门、疾控部门逐级推荐、评选,最终由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评审,南华医院凭借其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为衡阳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疗单位。近年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注重加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涌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卫生部认定爱婴医院”“全国工人先锋号”“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湖南省卫生应急突出贡献集体”“湖南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综治维稳优秀单位”“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未来,南华医院将继续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省内领先”的高水平现代化大学附属医院,为全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04
02
南华医院成功举办无导线起搏器学术沙龙
3月30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聚力无线,共赋心域”的无导线起搏器学术沙龙。此次沙龙聚焦无导线起搏设计理念、临床适应症、植入策略及模拟器练习等议题,旨在为衡阳市起搏电生理青年医师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无导线起搏器是心动过缓治疗领域的重要创新,突破了传统经静脉起搏器的技术瓶颈,相较于传统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小、无囊袋、无电极的特点,从源头上规避了囊袋感染、导线断裂等并发症,减少了术后管理负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会议伊始,南华医院副院长马小峰发表致辞,对与会专家及同道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沙龙推动衡阳市起搏新技术不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马小峰副院长开场致辞在学术交流环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华主任、南华医院李招兵主任及衡阳市中心医院赵庆禧主任分别就Micro无导线起搏器发展历程及设计理念、无导线起搏器中国专家共识及患者选择、Micro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标准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授课,青年医生蒋波及谭剑凯则带来了无导线起搏器的病例汇报。此外,本次沙龙还特别设置了模拟器练习环节,授课专家对与会学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带教指导,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无导线起搏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专家进行精彩授课△模拟器练习此次无导线起搏器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呈现了一场深刻精彩的学术互动,更为与会专家及学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领域内相关研究及成果的平台。通过此次沙龙,与会者进一步深化了对无导线起搏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为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4
01
公益助力学术发展,共筑社会健康未来 ——多粘菌素类药物临床指南共识巡讲在南华医院成功举办
3月28日下午,《多粘菌素类药物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感染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巡讲(衡阳站)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门急诊医技大楼六楼综合会议室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衡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吸引了来自湖南省内的感染领域专家、衡阳市周边县市的临床医师及药学工作者50余人共同参与。本次活动围绕多粘菌素类药物的规范应用、耐药菌治疗策略及最新临床研究成果等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衡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南华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主任廖谷清表示,此次巡讲旨在通过权威学术资源的普惠共享,助力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合理用药水平,让更多患者受益于规范化治疗。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周艳艳教授对《多黏菌素类药物雾化吸入治疗下呼吸道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同时,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李卓教授及罗琼主治医师也分别就抗菌药物治疗优化策略及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的实战经验进行了分享,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此外,活动还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来自衡阳市三甲医院及周边县市医院的多学科专家围绕“耐药菌感染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展开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强化多学科协作机制,依托公益平台加大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力度,是实现指南共识“落地生根”的关键。本次巡讲通过“理论授课+病例研讨+实操指导”的多元化形式,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体验。南华医院作为衡阳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携手公益力量共同打造耐药菌感染防治的“示范样板”,为守护患者生命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2025.03
31
1 3 4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