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以胜任力为基,以力量赋能为翼,共促护理管理现代化 ——南华医院护理部成功举办第二届护士长岗位胜任力竞赛
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浪潮中,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护理部紧扣护理管理现代化转型需求,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护士长岗位胜任力竞赛。此次竞赛旨在打造“精专业、强管理”的复合型护理管理人员队伍,进一步提升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医院党委书记周玉生亲临竞赛现场并致辞。他指出,护理团队作为医院运营体系的“四梁八柱”,始终挺立在服务最前沿、战斗在第一线。护士长们既是身先士卒的“尖刀班长”,更是运筹帷幄的“阵地指挥员”。借此次竞赛机会,他向护理管理队伍提出三点期待:一是做运营管理的“精算师”,向科学管控要效益;二是做学科建设的“领航员”,以专业创新树品牌;三是做团队凝聚的“大家长”,用人文关怀聚合力。立足“小角色”,展现“大担当”,紧扣运营管理年“稳增长、强运营、保安全、惠民生”主旋律,构筑起科室管理的坚强堡垒。本次竞赛采用三阶递进式考核体系,分别为理论知识考核站、管理经验比拼站和现场答辩擂台战3个环节。全院57名护理管理者积极参与,同台竞技,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在理论知识考核站中,参赛者通过线上考核的形式,全面展示了他们在质量管控、人力调配、核心制度、医保政策等领域的知识储备。这一环节不仅检验了他们的理论基础,更为后续的实践操作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管理经验比拼站则以“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为主题,参赛者围绕优化流程、增进沟通、改善环境等方面进行汇报。由副院长汤国辉,及党委办公室、院办公室、医务部、护理部、运营管理部等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团进行专业点评为参赛者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最终,24位精英管理者脱颖而出,进入现场答辩擂台战。他们围绕“DRGs付费模式下护理管理创新路径”这一命题,从成本控制、病种管理、质量安全等角度展开了激烈的智慧交锋。答辩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经过紧张而精彩的角逐,本次竞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这些获奖者不仅展现了卓越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素养,更为南华医院护理团队树立了榜样和标杆。“以胜任力为基,以力量赋能为翼”,本次竞赛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管模式,为护士长搭建能力展示与经验交流平台,助力护理团队强化管理效能,推动医院服务质量和运营水平持续提升。
2025.04
10
守护“胃”健康,我们在行动 ——南华医院消化内科举办“国际护胃日”义诊活动
4月9日是“国际护胃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化内科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的号召,消化内科主任胡杨、副护士长齐宇带领科室医护人员走进冶金社区,开展“国际护胃日·健康‘胃’爱而行”主题义诊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胃部健康的关注度,普及消化道疾病的防治知识。活动现场,医护人员精心准备,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包括免费血压测量、幽门螺旋杆菌(Hp)呼气试验检测在内的“一站式”健康服务。针对检测结果异常的居民,医疗团队还给出了个性化的诊疗建议。胡杨主任亲自坐诊,耐心解答居民关于胃炎、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常见疾病的疑问,并结合生活习惯给予饮食调理、用药指导。此外,医护们还针对现代人高盐饮食、熬夜、压力大等伤胃习惯,提出“规律饮食、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悦”等护胃建议,倡导居民从生活细节入手守护胃肠健康。居民王阿姨在接受检测后表示:“平时总感觉胃胀,但没时间去医院。今天专家到家门口来检查,还教我怎么预防,真是太贴心了!”除了医疗服务,医护人员还通过图文展板、互动问答等形式,向居民普及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害及防治知识。胡杨主任特别指出:“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且具有家庭聚集性。因此,早筛查、规范治疗和分餐制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她提醒居民,一旦出现上腹疼痛、反酸、口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以免延误病情。南华医院消化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湖南省重点建设专科、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成员,多年来坚持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据统计,此次义诊活动共服务居民150余人次,筛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病例20余例,发放健康宣传手册200余份,不仅赢得了社区居民的高度评价,更进一步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传递了“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健康理念。未来,南华医院消化内科将以更专业、更暖心的服务,为筑牢居民“胃”健康防线注入坚实力量。
2025.04
09
生死时速下精准救治,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断肢再植手术
4月7日深夜,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再次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手足外科联合多学科团队以精湛医术和高效协作,成功完成了一例高难度的断肢再植手术,为一名因机械事故导致右上臂完全离断的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事故发生时,患者右上臂完全离断,创面严重污染。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团队接诊后,迅速启动“创伤中心应急流程”和“急诊绿色通道”,联合输血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多学科协作,仅用1小时便高效完成术前评估与各项准备工作。“离断肢体的缺血时间直接决定再植成功率,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在小儿外科肖湘君副主任的主刀下,团队历经5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断肢再植手术取得了初步成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再植肢体血运恢复良好。术中,团队在显微镜下精准吻合肱动脉及其伴行静脉,修复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及肌皮神经,同时完成骨骼固定、肌肉与肌腱修复。为最大限度缩短肢体缺血时间,手术采取分组并行策略:一组在EICU病房为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另一组同步对离断肢体进行清创处理。最终,团队在黄金救治期内成功重建了患者的血液循环。此次手术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断肢创面污染严重,团队在清创过程中需彻底清除深层肌肉、骨骼及神经血管中的污染物,同时保护重要组织;另一方面,断肢的骨骼、肌肉与神经断端分布复杂,团队需分层精准修复,确保功能恢复的最大化。术后,团队还通过抗凝、抗痉挛、抗感染等措施防控血管危象,并由护理团队每小时监测肢体血运情况。术后第二天,康复团队便及时介入,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此次手术不仅考验了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团队的显微技术和应急能力,更彰显了医院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为区域性创伤中心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范例。未来,南华医院将继续加强显微外科技术和多学科协作能力的提升,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专家也提醒广大公众,在遭遇突发肢体离断伤时,应正确处置断肢,用清洁纱布包裹并装入防水袋后置于4℃环境中保存,不能用酒精或碘伏直接浸泡断肢,也不可将断肢直接接触冰块或自来水,更不可自行缝合创面,要避免过度挪动伤员,需加压包扎近端止血,6小时内送往具备再植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南华医院手足外科团队将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5.04
09
ERAT技术开启阑尾炎治疗微创时代 ——南华医院消化内科成功举办消化内镜直视子镜创新技术论坛
4月3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消化内科成功举办了“消化内镜直视子镜创新技术论坛”,会议特邀国内消化内镜领域多位权威专家,通过理论授课、病例解析、实时手术演示等环节,全方位展示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RAT)的最新进展与临床应用价值,吸引了来自省内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会议开始,南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胡杨教授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她指出,ERAT作为一项革新性微创技术,通过内镜精准解除阑尾梗阻、保留器官功能,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开辟了一条“免切阑尾”的新路径。此次论坛旨在推动ERAT技术的规范化、精准化与普及化,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个体化治疗。学术交流环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刘小伟教授系统阐释了消化子镜在胆胰管、阑尾等多个领域的临床应用,并通过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子镜在胆道、肝内胆管、阑尾炎中的应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胡光胜教授从阑尾解剖与功能溯源入手,系统阐释了阑尾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式革新。在实战赋能环节,南华医院消化内科的刘朝霞副主任分享了一例典型的急性阑尾炎ERAT治疗案例,并详细复盘了操作难点及术后管理经验。刘副主任指出,阑尾炎的核心病理机制在于管腔梗阻引发的细菌过度增殖与局部缺血,而非单纯感染。这一理论突破为“保器官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会议高潮环节是ERAT手术演示。南华医院内镜中心团队及湘雅医院刘小伟教授在现场演示了ERAT标准化操作流程,从阑尾插管、子镜插入、脓液引流及冲洗等步骤进行了全程分步解说,并针对临床常见问题展开了互动。会议尾声,南华医院消化内科主任胡杨教授总结道:“ERAT的普及标志着消化内镜从诊断向治疗领域的纵深拓展。本次会议通过‘理论-案例-实操’三维联动,旨在推动技术规范化、培养复合型内镜人才,最终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微创、精准、快速康复的诊疗新模式。”此次“消化内镜直视子镜创新技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南华医院消化内科乃至整个消化内镜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更为广大阑尾炎患者带来了更加优质、多元的医疗选择。南华医院消化内科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攀登医疗技术的新高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025.04
07
36天生死守护破困局 双面锦旗跨域寄真情 ——南华医院成功救治重症CO中毒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纪检监察室收到一份来自外省的跨越千里的特殊礼物——两面分别印着“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白衣燕帽洁无坐,医德仁心更可亲”的锦旗,致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医护团队。2025年2月,一位因一氧化碳中毒陷入昏迷的患者被紧急送入南华医院。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显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高达32%,同时合并脓毒症休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极为复杂且凶险。更为棘手的是,患者还患有类天疱疮、重度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重度贫血等多种基础疾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以及患者家属因经济压力而拒绝入ICU治疗的困境,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的宾文凯主任迅速成立救治小组,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疗团队紧急启动“普通病房重症监护”模式,联合介入血管科、ICU、高压氧室、药剂科等多个科室组成“攻坚组”,在普通病房内实施“床边重症监护”。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多次出现恶化,突发高热、呼吸困难、脓毒症休克等症状接踵而至。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和患者病情的反复,家属曾多次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但宾文凯主任和医护团队始终坚守在患者身边,耐心与家属沟通,鼓励他们不要轻易放弃。在医护人员的坚持和努力下,患者终于战胜了病魔,经过36天的专业治疗与细致关怀,中毒指标下降,脓毒症得到控制,骨质疏松疼痛明显好转,营养状况和精神状态也显著提升。出院时,患者已能自主坐立和翻身,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患者家属特意将锦旗邮寄到纪检监察室而非科室,是对医院医德医风和科室诊疗服务最质朴的肯定。该案例中医护人员在患者家属初始治疗决策存在顾虑时,始终恪守“不放弃、不越界”原则,既充分尊重知情同意权,又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治疗条件限制,真正践行了“廉洁行医、生命至上”的承诺。两面锦旗,承载着患者的信任与感激。这份跨越千里的感谢,不仅是对南华医院医护团队精湛医术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无私奉献、坚守生命至上原则的肯定。在有限医疗条件下实现危重症精准救治,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大爱。他们始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温暖的医疗服务。同时,他们也将以这两面锦旗为动力,继续砥砺前行,用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护理为更多重症中毒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2025.04
07
1 2 3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