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关爱骨骼健康,共享幸福生活 ——南华医院关节外科携手核医学科走进雁峰区平智社区开展公益义诊活动
为增强社区居民骨骼健康意识,将优质医疗资源送至群众“家门口”,10月21日,南华医院关节外科黄忠名主任团队携手核医学科杨青主任团队共9人,走进雁峰区平智社区,成功举办“关爱骨骼,幸福生活”公益义诊活动。活动以专业医疗咨询与“送医送药”暖心举措,赢得居民一致好评。此次义诊创新采用关节外科与核医学科协同模式:关节外科专家负责体格检查、病情询问,从外科视角评估关节功能、疼痛原因,并提供骨质疏松症预防治疗方案;核医学科专家则引入前沿“云克治疗”手段,为关节炎患者提供新治疗思路。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为居民测血压、血糖,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常见病,给出诊疗建议并预约检查,对疼痛明显者现场免费外敷膏药、指导功能锻炼。除了专业的诊断,本次活动最“得民心”的环节莫过于“送医送药”。关节外科根据社区老年人常见病——骨关节疼痛的情况,准备了科室自制的外用中药镇痛膏。经专家明确诊断后,为符合条件且有需要的居民进行现场免费贴敷。在三个多小时的义诊过程中,专家团队为150余人提供优质诊疗服务,其中测血压100余人次,测血糖50余人次,免费膏药贴敷80余人次。对筛查出的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群众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医护人员耐心细致的服务和专业的诊疗技术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和赞誉。此次“关爱骨骼,幸福生活”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是南华医院关节外科与核医学科践行社会责任、服务百姓健康的一次生动实践。它不仅在社区播撒了骨骼健康的种子,更架起了一座医院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连心桥”。
2025.10
24
南华医院举行第29个“世界骨质疏松日”公益义诊活动
10月20日是第29个“世界骨质疏松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围绕“健康体重,强骨健身”主题,在门诊二楼内科门诊大厅成功举办了一场骨质疏松防治义诊活动。活动面向市民及本院职工,通过多学科协作与惠民举措,普及骨骼健康知识,提升公众防治意识,现场反响热烈。此次义诊整合了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骨密度检测室核心力量,由李国娟主任医师、刘文副主任医师、何香华营养师、谭美华副主任护师及资深护理团队组成的义诊专家团,为参与者提供“一站式”骨骼健康服务。专家们从疾病诊断、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到生活方式指导,为每位咨询者定制个性化方案。现场还开设不限数量的免费的超声骨密度筛查,这项无创、便捷的检查让参与者对自身的骨骼状况有了初步了解。活动还为前10名预约者提供了国际公认的“金标准”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DXA),并惠及更多参与者。讲座环节,刘文围绕 《如何科学防治骨质疏松》 开展专题讲座,结合案例讲解骨质疏松的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还强调了“健康体重”与规律负重运动对骨骼健康的重要性,并在讲座后耐心解答听众的问题。义诊环节,李国娟深入浅出地讲解骨质疏松知识,并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防治指导,何香华就如何通过均衡膳食来强健骨骼进行了专业指导,谭美华则发放宣传手册并解读骨密度报告,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现场背景大屏上,循环播放着由内分泌代谢科护理团队精心制作的《预防骨质疏松健骨操》教学视频,不少人在等候间隙跟着视频模仿练习,将“强骨健身”的理念化为实际行动。本次义诊活动惠及广大市民,是一次深入人心的健康科普行动。它成功地将专业的医疗资源与公众的健康需求紧密连接,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中国”战略,赢得了广泛赞誉。
2025.10
24
南华医院“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规范率”品管圈项目荣获湖南省护理质量改善案例三等奖
10月18日,由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主办、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护理品质管理委员会承办的质量改善案例比赛在长沙成功举办。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申报的《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规范率》品管圈项目在众多省内外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并最终荣获“三等奖”。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南华医院护理团队在质量管理与患者安全保障方面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医院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努力的肯定。比赛现场,急诊科护士欧阳蔡琳的精彩汇报,赢得了与会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作为衡阳市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中唯一开设狂犬病暴露处置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疗机构,南华医院24小时承接动物致伤救治工作,始终将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放在首位。面对狂犬病疫苗接种的规范性问题,急诊科护理团队积极运用品管圈工具,深入分析风险点,通过多措并举、协同合作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狂犬病疫苗接种的规范率,为患者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5.10
21
盆腔放疗后便血?警惕这个“隐形杀手”!
59岁的周女士,此前因宫颈中分化鳞癌(IIA1期)接受了放化疗,同时还患有继发性肺结核、骨髓抑制等多系统疾病。半年前,她开始反复出现便血症状,但一直未予以足够重视。直至近日,便血情况突然加重,还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被紧急送往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入院检查时,医生发现周女士的血红蛋白仅22g/L,已达到危急值。进一步肠镜检查显示,她患上了放射性直肠炎,同时还伴有重度混合痔。原来,周女士此前接受的盆腔肿瘤放疗,成为了引发放射性直肠炎的“导火索”。幸运的是,经过医院积极输血、止血、支持治疗,周女士的病情逐渐稳定。随后,医生又为她施行了“自动痔疮套扎术 + 外剥内扎术”等手术治疗,术后配合药物灌肠、伤口换药、中药理疗等综合治疗,周女士的症状显著缓解,最终康复出院。该案例也再次提醒:盆腔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后,务必警惕放射性直肠炎这一“后遗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一、什么是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是盆腔恶性肿瘤(如宫颈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等)接受放射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由于电离辐射对直肠黏膜及血管造成损伤,引起黏膜炎症、水肿、糜烂、溃疡甚至出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二、识别症状:五大信号需警惕1、 便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可间歇性或持续性;2、 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3、 腹泻或便秘:大便习惯改变;4、 肛门疼痛、坠胀感;5、 严重者可出现贫血、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三、精准诊断:三大手段锁定病因1、肠镜检查:可见直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糜烂、溃疡等;2、影像学检查:如盆腔CT/MRI可见直肠壁增厚、周围渗出、积液等;3、病理活检:必要时可取组织活检,排除肿瘤复发或其他病变。四、科学治疗:分层干预,个性化方案1、内科治疗:· 药物灌肠:康复新液、去氨加压素、激素+抗生素灌肠等;· 止血处理: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 营养支持: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补充电解质;· 对症处理:软化大便、控制腹泻、止痛等。2、内镜治疗:· 氩离子凝固术(APC):用于止血或处理血管扩张;· 激光治疗、射频消融等。3、外科治疗:·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大出血、肠狭窄、瘘管形成等严重情况。五、预防与日常管理1、放疗前评估:精准定位,尽量避开直肠;2、放疗中保护:使用直肠保护剂、体位固定技术等;3、放疗后随访:定期肠镜复查,早发现、早处理;4、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5、心理支持:积极面对,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六、温馨提示放射性直肠炎虽为放疗常见并发症,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积极管理,多数患者症状可得到有效控制。若您或家人正在接受或曾接受盆腔放疗,出现便血、排便异常等症状,请及时就诊。(文中图片来源网络)
2025.10
18
南华医院创新“B超+扣眼”穿刺技术,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而自体动静脉内瘘被称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常因反复穿刺出现皮肤瘢痕、出血、内瘘狭窄或血管瘤样扩张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内瘘功能和使用寿命。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血液净化室通过B超实时引导联合扣眼穿刺技术,成功为一名高位内瘘穿刺困难的患者实现精准穿刺,穿刺成功率高达100%,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体验与生活质量。62岁的张奶奶已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四年。随着前臂血管资源逐渐耗尽,她在外院建立了高位自体动静脉内瘘,但因血管走形特殊、伴有狭窄与硬化,穿刺难度极大。“每次透析都像‘闯关’,一针扎不准就要多挨几针,有时还会肿起来,疼得不敢动。”因多次穿刺失败,张奶奶甚至被迫暂停透析,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历经辗转,她来到南华医院血液净化室寻求帮助。面对这一复杂情况,医院血管通路小组迅速对患者血管条件进行全面评估,结合超声检查结果,制定了B超实时引导联合扣眼穿刺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该方案从B 超“可视化”+扣眼“低损伤”两个关键点出发,旨在为患者的“生命线”提供全程保护。在B超实时引导下,护士可清晰观察血管走向、深度、管腔直径及血流情况,精准避开狭窄段与钙化区域,彻底告别“盲穿”时代。在此基础上,团队进一步实施扣眼穿刺技术,由固定护士以一致的穿刺点、角度和深度,经8–12次锐针穿刺建立皮下隧道,后续改用钝针沿隧道平滑进入血管,极大减少重复穿刺对血管的伤害。“这个过程对护士的技术精准度和耐心要求极高,差一点角度都可能影响隧道的稳定性。”血液净化室护士长介绍,为确保治疗效果,团队特意安排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从锐针隧道建立到钝针过渡,全程严格把控,最终实现了100%的穿刺成功率。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张奶奶的透析体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现在护士用B超一看,一针就准,几乎不疼,我再也不用紧张到手心冒汗了。”张奶奶笑着说,如今她不仅不用再担心穿刺失败的问题,透析后的身体状态也明显好转,手臂肿胀和疼痛消失,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张奶奶的成功治疗案例充分体现南华医院血液净化室“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不断突破的技术实力。科室近年来不断加强血管通路能力建设,配备高清超声设备,推广B超引导穿刺技术,并制定标准化扣眼穿刺流程,通过系统培训提升团队专业水平,为血管条件复杂的患者提供更安全、精准的治疗。“内瘘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守护好这条线,就是守护患者的生命与希望。”血液净化室主任罗湘俊表示,未来科室团队将继续探索血管通路诊疗新技术、新方法,优化服务流程,为更多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透析治疗服务,让他们在与疾病的抗争中,拥有更有质量、更有尊严的生活。
2025.10
16
1 2 3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