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仁心妙术】生死竞速,转危为安:神经外科成功抢救一名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85%左右,平均死亡率在27%- 44%,颅内多发动脉瘤,死亡几率更大,治疗难度远远大于单发动脉瘤。国庆期间,我科就收治一位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我科积极手术抢救治疗,生死竞速,最终患者转危为安,且效果良好。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因“突发头痛并意识障碍10小时”入我院;入我院前于当地医院完善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入院时患者已呈浅昏迷状态,频繁呕吐,我院急诊复查头颅CT及CTA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前当地医院明显增加,考虑动脉瘤再次破裂,且颅内为多发动脉瘤。鉴于患者病情危重,我科启动应急程序,联系正在休假中的阳文任副主任医师,急诊完善头颅DSA明确诊断:前交通动脉瘤、右侧脉络膜前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待造影完善后,积极同家属沟通,告知此病需积极手术治疗,如若不然患者死亡可能性极高,患者家属最终决定行开颅手术。我科邹钦主任、陈锐博士、洪宇医师急诊为患者行“双侧开颅动脉瘤夹闭+右侧去骨瓣减压术”;在麻醉科蒋恒彪医师及手术室护理工作人员的保驾护航下,手术历经6小时,效果满意,4个动脉瘤完全夹闭。现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仅稍有头痛,可完全生活自理,后期工作不受影响,拟近期出院。此次与死神的赛跑中,我们取得最终的胜利。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研究中显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年发病率约为9.1/10万,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平均死亡率在27%- 44%;而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患者发病后28天、3个月、6个月和 12个月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16.9%、21.2%、23.6%和24.6%。但是动脉瘤的早期治疗和并发症的积极防治均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脖子僵硬、畏光、一侧眼睑下垂、短暂性意识丧失或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另外,高达20%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伴有各种类型的癫痛发作;部分动脉瘤破裂之前2-8 周,患者可能出现相对较轻的头痛、恶心呕吐等“先兆性出血”症状,可持续数天,及时发现并予以治疗可避免致命性出血。动脉瘤手术难度高,风险大,术中好比排雷,万一动脉瘤再次破裂,患者死亡几率极高。对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诊治,难度远远大于单发动脉瘤,且患者预后往往更差,死亡可能性更高。近年来,在邹钦主任、陈锐博士的带领下,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在动脉瘤手术、开颅夹闭及介入栓塞手术上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广受百姓好评。此患者颅内多发动脉瘤,手术难度极高,经过紧张、细致的手术后,患者转危为安,我科全体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定,也代表着我科动脉瘤诊疗水准更上一层楼,可为更多百姓提供诊疗服务。
2018.10
19
【部门动态】院感科:多部门联合督查多重耐药菌防控
10月17日,医务部院感科联合护理部,药剂科、检验科、后勤保障部及临床感染诊断治疗的院内专家对我院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本次督查分为4个小组,以实地查看、病历查阅、现场考核等形式对相关科室进行了检查。针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危急值的处置、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消毒隔离措施、洁具专用情况、医疗废物管理等项目进行检查督导,同时还随机对各科医务人员、保洁人员及患者家属进行提问和访谈,考察大家对相关知识的知晓和掌控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分析了多重耐药菌患者所在科室预防和隔离落实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督查过程中,督查组对各科的多重耐药菌防控工作给予肯定,同时就存在的问题要求整改,通过整改进一步促进科室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不断提高全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水平,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更好的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为医院迎接三甲复评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8.10
18
【创建“全国知名、省内一流”进行时】疼痛科副主任周华茂荣获湖南省“优秀针刀医师”称号
           当选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针刀医学创新与科研学组副组长   近日,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针刀医学创新思维与临床’继续教育培训班”在岳阳召开,会议宣布了“优秀针刀专家”、“优秀针刀医师”、“优秀论文”等奖项的获得者名单,并进行了颁奖,我院疼痛科副主任周华茂博士获“湖南省优秀针刀医师”称号,并当选为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首届针刀医学创新与科研学组副组长。开幕式后,周华茂副主任作《红外热成像用于针刀疗效评估的临床实践》的精彩授课,紧扣针刀创新思维与临床,充分展示了针刀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受到参会代表的高度评价。周华茂博士现任疼痛科副主任,擅长颈腰椎疾病、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肩周炎、关节痛等疾病的微创治疗,对小针刀治疗疼痛疾病有独特经验。近年来,疼痛科在周华茂副主任的带领下,紧跟医院“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发展目标,积极探索,拓宽思维,大胆创新,积极吸纳相关学科的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和渗透,相互融合,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特别在针刀治疗患者疼痛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科室知名度在省内不断扩大,继2017年8月牵头成立衡阳市针刀专业委员会、当选首届主任委员,今年8月,周华茂主任当选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软组织痛学组委员,学科影响不断扩大,学术活动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周华茂主任表示,将在省针刀学会的领导下,锐意创新,提高小针刀专业的学术地位影响,形成医院学科建设新的突破点,同时将针刀领域先进和实用的技术传递到基层医院,让基层老百姓实实在在体会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来的丰硕成果。 
2018.10
15
【“6S”精益管理进行时】:你们真正掌握了“6S”精益精益管理工具的精髓——第二批推广科室打造完美收官 !
 橱柜内增加隔层、办公桌放置双层木架,办公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药品箱生产批号和日期朝外放置,治疗室床号粘贴,标识明确,确保“先进先出”原则,保障医疗安全;公共楼梯通道及凸起处用黄黑线提示,提醒过往路人,避免绊倒;旧桌子穿上“新装”,化“腐朽”为神奇,旧窗帘二次加工利用做成仪器外罩防尘,焕然一新,废旧、闲置物件经过妙手“点化”,变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转盘式资料架既节约空间,又方便病人查阅;走廊内、休息室里,文化墙上一幅幅温馨充满创意的图片、充满正能量的文字,让原本凌乱的布局瞬间充满了家的温馨... “你们是真正了解了“6S”精益管理工具的精髓!”,10月10日晚上7点,院长汤永红、副院长廖勇仕、刘龙飞等院领导、华医修制顾问师赵光伟和6S推进办等各职能部门赴第二期推广科室进行验收,集各科室心血与智慧的打造成果,让验收组成员耳目一新、惊喜连连,“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面对打造成果,院长汤永红给予了高度评价。10月11日下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召开“6S”精益管理第二批推广科室总结暨第三批推广科室授牌仪式,对第二批推广科室打造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即将启动的第三批推广科室打造工作进行了安排和指导。 随后,胃肠外科、血透室、放射科、ICU、肛肠科、妇产科等第二批推广科室依次发言,分享此次“6S”精益管理打造过程中的收获和心得,让大会看到了第二批推广科室的执行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院长汤永红为在第二批推广科室打造中验收合格的八个科室颁发合格证书,并为其中六个优秀科室分别颁发金银铜奖。颁奖仪式结束后院长汤永红为财务科、医疗服务部、门诊办、腔镜室、介入导管室、关节运动科等第三批推广科室授牌、共25个后勤职能部门、医技临床科室授牌。院长汤永红表示,各科室在“6S”精益管理打造过程中,全员戮力同心,拼搏进取,实现了科室的完美“蜕变”:科室布局、环境卫生、标识标签令整体环境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科室员工的思想态度,也在历经“6S”精益管理打造后有了翻天覆地的蜕变,变得更加有凝聚力、战斗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挑战,超出预期达成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不仅做到了“行动中的‘6S’”,更是做到了“思想上的‘6S’”,充分展现了南华医院人精神面貌和团队协作精神!院党委委员、职能部门、临床医技科室正副主任、正副护士长、教研室正副主任、支部书记、班组长以上人员及第二期、第三期“6S”推广科室非值班人员参加会议。  
2018.10
13
【部门动态】临床技能中心 :助力本科教学 首届技能兴趣班顺利开班
10月11日,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首届南华临床学院见习队临床技能兴趣培训班顺利开班。本次临床技能兴趣培训班旨在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在见习队中组建一支临床技能兴趣小组,通过集中授课、技能培训、考核,参与观摩实习队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夯实小组成员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同时树立榜样,通过技能小组成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整个见习生队伍临床技能学习热情,更好完成由基础向临床的过渡,为即将到来的实习生涯奠定扎实基础。本次培训班由教学科研部主办,临床技能中心承办,得到了2015级见习队同学的积极参与。经过网上动员、自主报名、综合测评,最终31名同学成为了临床技能兴趣班的正式学员。教学科研部主任傅念、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主任蒋佩佩、李卫兵全程参与并出席了本次兴趣班的开班。开班仪式上临床技能中心主任蒋佩佩宣读了临床技能兴趣培训班的规章制度及培训计划。并与每位同学亲切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会后便进行了第一轮分组的操作培训,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错误与不足悉心指导,对操作中存在的疑惑耐心解答。极大地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临床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等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首届临床技能兴趣班的开班旨在进一步加强我院的本科教学,加强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效推动我院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
2018.10
12
1 248 249250 251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