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深化国际合作,共筑航空医疗救援新格局 ——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团队受邀参加第14届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国际会议
5月31日,以“航空医疗救援与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国际会议在上海举办。会议聚焦新赛道、新模式、新经济等热点议题,汇聚了国内外通航与医疗救援领域的顶尖专家与学者。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团队受邀参加此次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国际会议并为我国医疗航空救治新发展提出专业化的建议。△专家对话作为湖南省中毒医学救援分队及国家核应急救援分队的重要成员单位,南华医院在航空医疗救援领域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底蕴与强大的应急能力。此次参会,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主任宾文凯教授代表南华医院与国内外专家积极交流,分享了我国航空医疗救援的成就与挑战,并针对紧急突发公共事件的快速应急救治等核心议题进行答疑解惑,涉及航空医疗救援的安全、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救护效率提升,建议多方形成合作共识,共建“空+地”立体化医疗救援网络体系。专业化的解答和丰富的临床实例为后续医疗航空救治提供有效的救治方向,获得现场高度反响。△宾文凯发言此次参会,不仅是对南华医院在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领域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作为湖南省中毒医学救援分队及国家核应急救援分队单位,在紧急医疗救援领域综合实力的充分展示。南华医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将国际先进理念与本土实际相结合,推动航空医疗救援行业的创新发展,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医疗救援体系贡献力量。
2025.06
05
南华医院牵头组建湖南省睡眠障碍专病联盟,助力健康湖南建设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提升湖南省睡眠障碍疾病诊疗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5月28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处正式发文,同意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牵头组建湖南省睡眠障碍专病联盟。这一批复标志着该联盟从学术倡议正式升级为政府支持的省级医疗协作平台,将全面推动湖南省睡眠医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进程。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依托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拥有国内领先的睡眠监测设备和多学科专家团队,长期以来致力于睡眠医学诊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2024年9月13日召开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上,该联盟筹备工作组正式成立并举行了启动仪式。经过8个月的试运行和精心筹备,如今已获得省卫健委的正式认可。作为联盟的牵头单位,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配备了国际先进的监测设备,汇聚了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已形成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此次联盟的成立,将进一步整合全省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通过技术培训、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推动睡眠诊疗的同质化发展,惠及更广泛的人群。未来,联盟将严格按照省卫健委的要求,充分发挥南华医院的引领作用,完善联盟组织架构和内部协作机制,制定联盟章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专科人才培训、业务技术合作、双向转诊服务、医疗质量保障和信息技术支撑等机制。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密切合作,切实发挥好专科联盟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资源结构布局方面的作用,构建上下联动、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睡眠障碍疾病诊疗协作机制,带动专科水平整体提升,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2025.06
05
妙手祛顽疾,颊针解病痛 ——南华医院麻醉科应用颊针疗法成功治愈带状疱疹患者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周广媛凭借精湛的颊针疗法与传统火针技术,为一名饱受带状疱疹神经痛折磨的患者成功解除病痛,彰显了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独特优势。患者陈女士,35岁,因头颈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辗转多家医院求治,虽经抗病毒、营养神经及口服镇痛药物等常规治疗,仍持续出现灼烧样剧痛,夜间难以入睡,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经人推荐,陈女士慕名找到南华医院麻醉科寻求帮助。周广媛在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后,决定采用颊针疗法与火针技术联合干预。颊针以面部特定穴位为刺激点、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全身病痛,火针点刺疱疹遗留结节,疏通经络,促进神经修复,双针合璧。首次治疗后,患者疼痛即刻减轻50%,经一个疗程(5次)系统治疗,疼痛完全消失,且未留下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下遗神经痛是临床难题,传统镇痛虽有效但副作用明显。颊针作为微痛针刺技术,结合火针的温通效应,既能精准镇痛,又可标本兼治。周广媛作为南华医院麻醉治疗学颊针治疗的带头人,她致力于将颊针等中医技术与现代疼痛医学结合,为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等患者提供“绿色疗法”。此次成功案例,也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康复后的陈女士嘱家人专程送来锦旗,她激动地说:“没想到几根细针就解决了我的大问题,感谢周医生的高超医术!”周广媛表示,科室将继续探索颊针在疼痛领域的应用,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无药镇痛”的创新模式。目前,南华医院麻醉科已常规开展颊针治疗项目,涵盖头痛、耳鸣、颈肩腰腿痛等多种病症,以安全、高效、无副作用的特点赢得患者广泛好评。就诊指南门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9:00-12:00;下午14:00-17:00出诊地点:南华医院门诊三楼麻醉门诊(内镜中心内)联系电话:周广媛13575126321(微信同号)/0734-8399027
2025.06
03
核医学诊疗新跨越,示范引领再启航 ——南华医院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审
近日,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示范项目2025年中期线上评审会顺利举办。会议对包括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在内的四家示范单位进行了中期评审,来自全国核医学领域的评审专家、各省医学会代表以及示范单位核医学科负责人等60余人参与线上会议。△线上评审会评审团由全国知名专家李亚明教授、石洪成教授、黄定德教授、莫逸教授等人组成。在听取了南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青的工作汇报后,评审团对科室近半年来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及科室快速发展方面给予了认可与表扬。自示范项目启动以来,南华医院核医学科紧密围绕临床科室实际需求,积极探索科室发展路径,大力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尿碘检测、核素心肌显像、甲状旁腺显像、消化道出血显像、F18 PET-CT显像、FAPI PET-CT显像、PSMA PET-CT显像及AV45脑局部显像等新技术新项目正有序开展。其中,PET-CT作为一种高端医学影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端体检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复查,通过功能显像与解剖影像的融合,实现了诊断效能的显著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支持。科室在质控规范化、人才引进培养及宣传推广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为多个疑难病症患者提供了新的诊疗方向与治疗希望。△PET-CT根据杨青主任汇报内容,评审专家通过量化评分,一致评定南华医院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审。此次中期评审的顺利通过,不仅是对南华医院核医学科阶段性成果的肯定,更是对科室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指引。科室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化新技术新项目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2025.06
01
术前粘连“寸步难行” VS. 术后当天屈膝90° 南华医院麻醉下关节粘连松解术成功“解锁”关节,助力患者重获活力
近日,一位在北京接受膝关节开放性手术的患者,因术后关节内严重粘连,出现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的情况。尽管患者在当地接受了规范性康复治疗,但康复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慕名转诊至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疼痛康复科。△患者关节活动范围局限于0-30°入院当天,疼痛康复科副主任张衡生、技师长曹小军带领骨科康复小组,通过审阅影像学资料、测量关节活动度以及评估肌力等多维度检查,全面分析了患者的功能状态。考虑到患者较为年轻,若关节活动度不能恢复正常,将对其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面临终身功能障碍的风险。基于此,团队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决定为患者实施麻醉下关节粘连松解术,力求在严格把控损伤风险的前提下,实现康复疗效的最大化。△术前(左);术中(右)在手术及术后康复过程中,团队采用麻醉技术、针刀松解与现代康复手法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显著提高了关节的屈伸活动度。术后早期,就能明显观测到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术后第三天主动80°(左一)、被动90°(左二);术后第六天主动85°(左三)被动105°(左四)自2016年南华医院疼痛康复科引进并改良此项技术以来,该院骨科康复小组已成功实施数百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康复效果。麻醉下关节粘连松解术是将麻醉技术、针刀松解与现代康复手法松解相结合的创新疗法。麻醉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在手法松解前,先用针刀松解粘连的关键部位。针刀松解后,医师采用较小的手法力度就能获得较大的松解效果,避免了局部应力过高造成韧带撕裂、骨折等风险。该技术比单纯的“麻推”更安全,对于较为严重的关节粘连也能取得良好效果,缩短了治疗疗程。 
2025.06
01
1 16 17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