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夯实基础,竞展风采——南华医院成功举办青年护理岗位技能竞赛
  为深化基础护理内涵,进一步标准化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激发全院护理人员对专业技能的钻研热情,塑造专业、文明的护士队伍形象,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护理部精心策划并于6月25日至27日及7月10日,分期举办了护理岗位基本技能竞赛活动。  本次竞赛聚焦于临床护理工作年限在三年及以下的护士群体,旨在通过实战演练促进技能提升。竞赛形式创新,融合必考与随机项目:必考项目为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确保每位参赛者掌握急救核心技能;随机项目则从静脉留置输液、肌内注射、中心吸氧、心电监护中现场抽取,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和综合技能水平。  南华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竞赛,特别成立了由副院长刘龙飞领导的竞赛工作小组,护理部副主任韩志芳全面协调部署。为确保竞赛的专业性、公正性与严谨性,护理部组织操作小组成员共同商定竞赛形式,解读评分标准,细化评分细则,确保公平公正。△评委解读评分细则  竞赛活动一经发布,各临床科室积极响应,全力备赛,护士长们亲自指导、督导全程并选取优秀师资参与竞赛选手的培训。选手们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断地模拟练习,优化流程,注重人文,追求细节。△科室积极备战现场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比拼中。她们面对紧张激烈的赛场氛围,始终保持沉着冷静,技艺娴熟,充分展现了自身风采与专业素养。△选手比赛现场  此次护理岗位基本技能竞赛,不仅展现了南华医院护理人员的风采,也进一步激发了年轻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其圆满完成为医院护理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专业的优质护理服务,助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2024.07
15
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成功举办睡眠专科联盟学术会议暨睡眠适宜技术技能提升培训班
  7月6日,一场汇聚睡眠医学前沿技术的盛会——由湖南省睡眠研究会主办、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承办的“便携式睡眠监测及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技术在OSA中的应用推广”项目(项目编号:202319019695),以及“经皮二氧化碳监测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与“PSG下整夜/分夜人工压力滴定的临床应用”专题研讨会暨睡眠医学专科联盟第一届学术会议,在南华医院圆满召开。此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全省睡眠医学从业者深度交流的平台,共同推进“良好睡眠,基层共享”的科学理念,吸引了来自周边县市各级医院、卫生院逾百名医护人员踊跃参与。  会上,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长汤永红教授发表致辞,他援引了《中国睡眠大数据报告(2023)》的权威数据,指出我国成年人失眠率高达38.2%,睡眠障碍患者总数突破5.1亿,其中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更是高达1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汤教授强调,尽管睡眠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基层医院的睡眠诊疗技术亟待提升。他呼吁基层医疗机构积极投身睡眠诊疗工作,共同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随后,研究会秘书长张平教授分享了睡眠中心管理与运营的经验,为基层睡眠医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凤英博士领衔的精英讲师团队,则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阐述了睡眠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治疗策略及各项技术规范,进一步夯实了参会人员的理论基础。  实操环节更是亮点纷呈,唐颖峰技师长携技师团队亲自上阵,带领学员们亲身体验了睡眠监测、经皮二氧化碳监测及人工压力滴定等核心技术。通过手把手地教学与互动交流,学员们的临床操作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次盛会不仅为衡阳市及周边地区的医护人员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在推动睡眠诊疗技术的规范化、同质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湖南省睡眠医学事业的均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精神,与业界同仁携手并进,共同开创睡眠医学新篇章。 中心简介  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于2021年10月25日,以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神经内科为主导,整合了临床心理科、呼吸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中医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儿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主病区开放床位30张,现拥有4个独立单人标准睡眠监测室,配有国际上最先进的睡眠多导监测仪4台、便携式睡眠监测初筛设备8台、各类无创正压通气(CPAP、BiPAP)呼吸机8台;同时设有1个中控室、1个多媒体示教室、2个心理咨询室配有网络版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治疗软件;同时配有中医康复室、功能室及舒适的VIP病房、特色的室外“阳光减压区”;心理CT评估系统1套,精神压力分析仪1台,经颅磁刺激仪1台、身心交互系统1套,失眠治疗仪2台等设备。能够全面开展PSG睡眠监测、日间小睡试验、动态视频脑电监测、经皮二氧化碳监测、人工压力滴定以及CBT-i、身心交互、经颅磁刺激等多种检查和多种睡眠相关治疗项目。中心人才济济,目前睡眠专科医师8名,其中教授2名,博士3名,国际注册多导睡眠技师(RPSGT)2名、睡眠治疗师2名,睡眠专科护士10名。  中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睡眠技师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中心教学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副主委单位,也是湖南省卫健委批准唯一一家“湖南省睡眠医学诊疗技术同质化培训基地”。
2024.07
15
心梗刮起“电风暴”,南华医院胸痛中心2小时高效救治室颤患者
  6月30日上午10:14,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抢救室迎来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患者胡先生,满头大汗,双手紧捂胸口,被紧急送入急诊抢救室,焦急地呼喊着:“医生,我胸口痛,快救救我!”  急诊医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塞。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医院立即启动了胸痛中心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胡先生独自就医,无家属陪同,其妻子远在广州工作,电话一时难以接通。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心血管内科总住院果断与患者沟通,决定立即将患者送往导管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急诊室。  10:36,患者病情急转直下,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仪上赫然显示室颤波形。急诊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展开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电除颤、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通气……一系列急救措施迅速而准确地实施。然而,患者的心脏仿佛暴风雨中的小船,一次次被巨浪拍打,短暂复律后再次出现顽固性室颤。△南华医院上演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营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心梗后“电风暴”,南华医院医护团队没有退缩。他们迅速调整策略,完成气管插管,给予患者呼吸机支持和充分镇痛镇静。电除颤、再电除颤……连续8次尝试后,患者的心脏仍未恢复稳定节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ECMO团队紧急集结,迅速启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为患者提供持续的生命支持。△南华医院医护团队开展紧急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  11:07,静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开始溶栓治疗;  11:09,第9次电除颤后,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率,但仍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循环崩溃;  11:15,ECMO团队成功置管,体外循环顺利转机,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12:22,患者被紧急送往导管室进行急诊PCI手术。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冠近端闭塞。经过手术团队的精准操作,闭塞的血管被成功开通,TIMI血流达到3级,标志着心脏供血得到有效恢复。△为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结束后,患者被转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7月3日上午11:30,患者成功撤离了ECMO;  7月6日上午9:50,拔除气管插管;  7月9日上午10:30,患者转回心血管内科病房,已能下地行走,神志清楚。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取得了全面胜利!  从患者入院到病情稳定,南华医院胸痛中心仅用了短短2个小时时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中,南华医院胸痛中心凭借其硬核的急救实力和“生命至上,患者至上”的救治理念,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2个小时的惊涛骇浪,2个小时的力挽狂澜,从药物到电除颤,从生命支持技术到ECMO,从溶栓到急诊PCI,这场2个小时的教科书式救治案例,不仅彰显了南华医院胸痛中心的专业能力,更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的无限敬畏和用心守护。
2024.07
12
南华医院医疗服务部携手朝阳集团开展急救培训
  7月10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医疗服务部、手足外科急救专家团队与湖南朝阳电机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急救知识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活动响应《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的要求,致力于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加强医院与工伤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培训由南华医院手足外科的资深医疗专家主讲,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止血、固定、包扎、搬运技巧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实操,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关键的急救技能。  本次培训得到了参与者的积极响应,吸引了车间安全员及一线班组长等约50人参加。员工们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模拟演练,有效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朝阳集团表示,此次培训将显著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环境应急管理水平。  未来,南华医院将继续与各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提升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2024.07
12
南华医院成功举办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学术会议暨技能提升培训班
  7月6日,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学术会议、神经内科基本功及实用技术提升培训班暨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专科联盟学术会议,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办,南华医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周边县市区医院、卫生院的100余名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会议特别邀请了湖南省脑科医院涂鄂文教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奇山主任、永州市中心医院唐妍妍主任等专家进行精彩授课。专家们围绕神经内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分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知识。  会上,南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勇军教授就南华医院神经内科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从科室规模、影响力到亚专科的发展,神经内科从省重点专科到国家级的重点专科,“医”路传承、“医”路领航。陈勇军强调,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动力、学科建设为抓手、完善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亚专科发展。  南华医院业务副院长刘龙飞教授则对神经内科基本功及实用技术提升培训班做出高度评价。他强调,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的协同联动,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在培训环节,南华医院神经内科的医护授课团队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围绕神经影像、肉毒素治疗、神经系统体格检查、RSEK亚组分析、医学科普基本原则和技巧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  涂鄂文教授以《神经系统的定位诊断》为题,从运动系统的解剖基础、感觉的传导通路、感觉障碍的分类及定位诊断等四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思路和方法。南华医院副主任医师曹琳则以《神经系统疾病定性及诊断策略》为题,从炎症、变性、肿瘤、遗传性疾病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并引用了曾国藩的名言“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来鼓励学员们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勇于攀登医学高峰。  会后,学员们还实地参观了南华医院神经内科的临床实操项目,包括BPPV手法复位、脑电图检查、TCD检查、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睡眠呼吸初筛及无创呼吸机使用、神内病房康复技术实操等。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互动,学员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  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衡阳市及周边地区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南华医院神经内科将持续打造湘南地区医疗“高地”,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科室简介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64年,系湘南地区最早建制的神经专科,2019年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科室医研护团队共138人,其中医师41人,神经研究所15人,专技2人,护士80人;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人;主任护师3人,副主任护师4人,博士后及博士18人。现有3个普通病区、1个重症监护病区、1个睡眠医学中心、1个神经研究所,病床160张。设有脑血管病、睡眠医学中心、癫痫与神经遗传、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免疫与感染、头痛头晕、神经康复、神经辅助等8个亚专科,并建有涵盖耳石复位仪、神经血管、脑电、睡眠、肌电、康复等方面的神经功能辅助团队,开设记忆、癫痫、睡眠与心理、帕金森、脑血管病管理师等专科门诊。拥有诊治神经系统疾病所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宝石能谱C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肌电诱发电位仪、视频眼震图、眩晕症诊疗系统、视频脑电图、多导睡眠监测、心理CT、经颅磁刺激仪等。对神经内科危重疾病如重症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的抢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眩晕、睡眠障碍、癫痫规范化治疗等方面有较高造诣。广泛开展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术,创新技术提高了穿刺准确率。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血管介入取栓、支架桥接等有丰富的经验,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减少致残率与并发症。引领湖南省睡眠障碍疾病诊疗水平。  依托科室建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睡眠技师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中心教学单位、国家一级癫痫中心、中国帕金森病专科基础中心、中国卒中中心首批联盟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委单位、中国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单位、湖南省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湖南省睡眠医学诊疗技术同质化培训基地、湖南省帕金森病诊疗标准中心、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湖南省卒中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衡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衡阳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
2024.07
11
1 95 96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