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医”梦为马 “医”路起航——南华医院举办2024年度高校住培招录线上宣讲会议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国家关于加强卫生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为切实做好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工作,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于4月15日下午在党政会议室召开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线上宣讲会议。本次会议由教学科研部主任傅念主持,南华医院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袁梅出席会议,教学科研部住培办主任罗海燕参加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线上参与。  会议伊始,袁梅代表医院对同学们的踊跃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作为南华大学的直属型附属医院,在医学教育和培训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她提到,医院拥有深厚的教学底蕴,每年培养大量硕士研究生和住培学员,并在各类医学竞赛中屡获殊荣,包括国家级金奖、特等奖等多类奖项,近3年获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医院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教学宗旨,以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为己任,拥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秀的师资团队。同时,医院高度重视和落实各项住培待遇,希望能增强学员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随后,罗海燕对南华医院住培基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介绍。她首先展示了医院规模、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以及科研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优势,然后重点介绍了外科、全科、内科、骨科等9个住培基地的特色与亮点。此外,她还详细解读了住培招生相关政策,并就学员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如考研与住培的选择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答疑解惑。  本次招生宣讲会议的召开,为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和沟通平台。通过会议,学员们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未来医学事业的信心和期待。  南华医院将继续全力以赴为学员们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和服务保障,打造更多的优秀住院医师,为提升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04
16
推进区域动物致伤防治工作深入发展——2024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衡阳站)圆满召开
  4月13日,由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主办,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承办的“2024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培训(简称AIST)(衡阳站)”在湖南衡阳隆重召开。此次培训活动得到了湖南省及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大力支持,吸引了湖南及周边地区300余名从事动物致伤防治相关工作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和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AIST衡阳站会议现场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院长贺军在会上表示,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是南华医院的特色重点专科,医院一直致力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南华蛇伤治疗技术,并为百余家医院输送了专业的蛇伤救治专科人才。医院承办此次AIST衡阳站会议,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传经授宝,旨在进一步加强广大学员对动物致伤防治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推动我国动物致伤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和同质化。△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贺军院长致辞  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张克云强调,此次会议对提升湖南省动物致伤防治水平,推动省内及周边地区整体动物致伤防治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医院将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优化服务理念,为我国动物致伤防治规范化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克云副院长致辞  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彭卫雄指出,动物致伤正逐渐从急诊外科进入到大众视野,动物致伤以及因动物致伤导致的狂犬病、破伤风及严重过敏反应等各类风险已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常见问题。因此,加强动物致伤规范化防治工作,提升诊疗水平,对预防和减少动物致伤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衡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彭卫雄主任致辞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副会长殷文武表示,自AIST项目开办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立体化的培训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动物致伤防治工作的规范化、同质化发展。未来,分会将继续携手全国各级各地相关机构,共同推动我国动物致伤防治体系的建设。△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殷文武副会长致辞  本次AIST会议内容丰富,现场氛围热烈,多名来自全国各地动物致伤防治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现场学员共同研讨狂犬病、破伤风及动物致伤相关的热点问题。与会专家学者针对相关规范、指南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和经验,为湖南地区动物致伤防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教授授课  会议闭幕式上,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王传林分别为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宾文凯教授、湖南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振华教授颁发“学术先锋团体”奖杯,以表彰两家单位在本次会议举办过程中的突出贡献。△颁发“学术先锋团体”奖杯  此次AIST衡阳站会议的圆满召开,不仅为湖南及周边地区从事动物致伤防治相关工作的医疗卫生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机会,也为推动动物致伤防治工作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动物致伤防治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2024.04
16
祝贺!南华医院新增5名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
  4月12日至13日,湖南省卫生健康人才工作会议暨卫生高层次人才学术交流会议在省会长沙隆重召开。会上,对全省2023年获评的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进行了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来自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的谢松林入选医学学科带头人,廖红伍、何军、程丹、刘伟四人入选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  一直以来,南华医院积极落实中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指示精神,紧跟湖南省卫健委卫生健康发展工作目标,坚持人才引领发展、人才优先发展。在医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全院上下一心,紧抓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深入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在引才上下真功、在育才上使真劲、在留才上用真情、在用才上出真招。  2023年,南华医院人才项目再展新作为,共有5名高层次人才入选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名单,其中医学学科带头人1名、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4名,为衡阳市卫生医疗机构中评审通过人数第一的单位。  在新的人才队伍建设阶段,南华医院将实施一系列人才工程,持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考核机制,力求在提升高层次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取得双丰收。同时,医院将着力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高水平、高效能的人才梯队,进一步提升为社会健康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为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简介:1.医学学科带头人——谢松林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外医院院长。国家临床重点培育专科负责人,湖南省科技厅临床医学中心负责人,湖南省卫健委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称号,衡阳市优秀专家。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 11篇和核心期刊论文10篇,参编著作2部。擅长:各种严重肢体创伤、臂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断指(肢)再植、拇手指再造、四肢复杂畸形矫正、腕关节镜等手术。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全国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中南地区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衡阳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SICOT重建显微外科中国部委员,第三届亚太重建显微外科联盟大会中国部委员,《中华显微外科杂志》编委。今年以第一完成人获第二十届湖南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参与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南省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各1项,指导研究生20余名。2.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廖红伍  主任护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党委委员、核工业卫生学校校长,是衡阳市珠晖区第二届妇联副主席、衡阳市珠晖区政协第四届委员。  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是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校长培养对象、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命题专家、国家中职护理专业《简介》《教学标准》制订专家、国家职业教育成果奖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业等众多委员会担任委员、理事或副理事长。  近年来获批国家专利4项;主持省级课题5项、参与省市级课题8项;编写教材3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家级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及核心期刊论文8篇;主持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及省级优质精品课程各1门;主持省级工坊1项、主持省级名师工作室1项;获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省级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省级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获市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二等奖各1项。3.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何军  医学博士后,主任技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党委委员,装备与资产管理科科长、输血科主任,临床研究所副所长,医学检验科——湖南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负责人,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青年骨干人才”,衡阳市高层次人才高级人才(E类)。  担任中国微生物协会支原体学组委员、湖南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湖南省健康服务协会医卫检验分会理事、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医学检验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衡阳市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科研论文31余篇、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18项、授权专利3项。4.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程丹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高层次人才,湖南省杰出青年获得者,湖湘青年英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获湖南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等荣誉。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功能染料、分子探针及其临床医学应用。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Chem. Sci.、Anal. Chem.、ACS Sensors、Chem. Commun.等国内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3篇。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学生团队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课题。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5.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刘伟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创伤骨科行政副主任,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高层次青年骨干人才,佛山市高层次二类人才,佛山市医学杰出青年。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AO创伤中国第二届湖南省委员会、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委员、骨科与临床青年等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  参与国家级课题多项,获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两项、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两项、湖南省科技厅临床创新项目一项、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一项,湖南省科技厅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南华大学校级课题一项,市厅级课题八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主持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四项,发表SCI论文八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获佛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六篇,衡阳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两项科研成果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获佛山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
2024.04
16
“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南华医院举行“世界帕金森日”专家义诊活动
  4月11日是第28届世界帕金森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为深入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度,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帕金森病诊疗团队精心策划了一场专家义诊活动,并于当日上午在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如期举行。  活动现场,南华医院神经内科的张平教授和神经外科的陈锐博士分别就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预防方法、治疗策略、饮食注意事项以及服药指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他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使现场听众对该疾病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同时,专家们还现场发放了关爱帕金森病健康教育手册,为“帕”友们提供了实用的生活指导。  此次活动还设置了面对面专家零距离义诊环节,让“帕”友们能够和专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解答“帕”友们心中的疑惑。  张平教授表示,此次义诊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普及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引导公众提高对该疾病的重视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帕”友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病情,做到“知帕、治帕,再也不帕”,共享和谐美好生活!
2024.04
12
守护患者安全,做好消毒供应质量控制“排头兵” ——南华医院获评国家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哨点医院
  在4月10日“世界灭菌日”来临之际,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成功获评国家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哨点医院,肩负起消毒供应质量管理监控“排头兵”的重要使命。  消毒供应中心作为临床治疗护理中至关重要的感控防线,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安全,因此备受国家、省、市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的关注。  哨点医院作为国家医疗质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医疗质量控制需求而特别设立的。全国消毒供应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哨点医院的设立,旨在推动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落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三项标准(WS310.1-3),进而提升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南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衡阳市首家采取集中供应管理模式的消毒供应中心,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为全院各临床科室及区域内其他医疗机构提供各类复用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服务。近年来,在医院“安全无小事”的管理氛围下,该中心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3项标准(WS310.1-3)为指导,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重视器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把控消毒隔离环节,完善科室设备设施,致力于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消毒灭菌物品。中心的工作也得到了护理部、院感科的大力支持,通过举办“消毒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的临床工作人员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支持,为临床提供具有专科特色的卓越服务。  成为全国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哨点医院,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南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将秉承“护理之路,安全先行”的理念,做好消毒供应质量控制的排头兵!
2024.04
12
1 88 8990 91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