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心梗刮起“电风暴”,南华医院胸痛中心2小时高效救治室颤患者
  6月30日上午10:14,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抢救室迎来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援。患者胡先生,满头大汗,双手紧捂胸口,被紧急送入急诊抢救室,焦急地呼喊着:“医生,我胸口痛,快救救我!”  急诊医生迅速响应,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为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塞。面对这一紧急情况,医院立即启动了胸痛中心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胡先生独自就医,无家属陪同,其妻子远在广州工作,电话一时难以接通。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心血管内科总住院果断与患者沟通,决定立即将患者送往导管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急诊室。  10:36,患者病情急转直下,突发意识丧失、抽搐,心电监护仪上赫然显示室颤波形。急诊医护人员迅速行动,展开了一场生死时速的抢救:电除颤、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球囊辅助通气……一系列急救措施迅速而准确地实施。然而,患者的心脏仿佛暴风雨中的小船,一次次被巨浪拍打,短暂复律后再次出现顽固性室颤。△南华医院上演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营救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心梗后“电风暴”,南华医院医护团队没有退缩。他们迅速调整策略,完成气管插管,给予患者呼吸机支持和充分镇痛镇静。电除颤、再电除颤……连续8次尝试后,患者的心脏仍未恢复稳定节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ECMO团队紧急集结,迅速启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为患者提供持续的生命支持。△南华医院医护团队开展紧急救援  时间就是生命!  11:07,静注重组人TNK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开始溶栓治疗;  11:09,第9次电除颤后,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率,但仍需要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循环崩溃;  11:15,ECMO团队成功置管,体外循环顺利转机,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12:22,患者被紧急送往导管室进行急诊PCI手术。冠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冠近端闭塞。经过手术团队的精准操作,闭塞的血管被成功开通,TIMI血流达到3级,标志着心脏供血得到有效恢复。△为患者进行手术  手术结束后,患者被转入ICU进行进一步治疗。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7月3日上午11:30,患者成功撤离了ECMO;  7月6日上午9:50,拔除气管插管;  7月9日上午10:30,患者转回心血管内科病房,已能下地行走,神志清楚。  这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取得了全面胜利!  从患者入院到病情稳定,南华医院胸痛中心仅用了短短2个小时时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救援中,南华医院胸痛中心凭借其硬核的急救实力和“生命至上,患者至上”的救治理念,成功将患者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2个小时的惊涛骇浪,2个小时的力挽狂澜,从药物到电除颤,从生命支持技术到ECMO,从溶栓到急诊PCI,这场2个小时的教科书式救治案例,不仅彰显了南华医院胸痛中心的专业能力,更体现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生命的无限敬畏和用心守护。
2024.07
12
南华医院医疗服务部携手朝阳集团开展急救培训
  7月10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医疗服务部、手足外科急救专家团队与湖南朝阳电机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急救知识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活动响应《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的要求,致力于普及现场救护知识和技能,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加强医院与工伤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培训由南华医院手足外科的资深医疗专家主讲,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术、创伤止血、固定、包扎、搬运技巧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通过理论讲解和现场实操,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掌握关键的急救技能。  本次培训得到了参与者的积极响应,吸引了车间安全员及一线班组长等约50人参加。员工们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模拟演练,有效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朝阳集团表示,此次培训将显著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环境应急管理水平。  未来,南华医院将继续与各单位保持紧密合作,共同致力于提升公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力量。
2024.07
12
南华医院成功举办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学术会议暨技能提升培训班
  7月6日,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学术会议、神经内科基本功及实用技术提升培训班暨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专科联盟学术会议,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办,南华医院承办,吸引了来自周边县市区医院、卫生院的100余名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会议特别邀请了湖南省脑科医院涂鄂文教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奇山主任、永州市中心医院唐妍妍主任等专家进行精彩授课。专家们围绕神经内科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分享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知识。  会上,南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勇军教授就南华医院神经内科的学科建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从科室规模、影响力到亚专科的发展,神经内科从省重点专科到国家级的重点专科,“医”路传承、“医”路领航。陈勇军强调,要坚持以人才培养为动力、学科建设为抓手、完善服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亚专科发展。  南华医院业务副院长刘龙飞教授则对神经内科基本功及实用技术提升培训班做出高度评价。他强调,当前医疗健康领域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的协同联动,以提升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在培训环节,南华医院神经内科的医护授课团队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围绕神经影像、肉毒素治疗、神经系统体格检查、RSEK亚组分析、医学科普基本原则和技巧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内容丰富多彩,实用性强。  涂鄂文教授以《神经系统的定位诊断》为题,从运动系统的解剖基础、感觉的传导通路、感觉障碍的分类及定位诊断等四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思路和方法。南华医院副主任医师曹琳则以《神经系统疾病定性及诊断策略》为题,从炎症、变性、肿瘤、遗传性疾病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思路,并引用了曾国藩的名言“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挚一领”来鼓励学员们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勇于攀登医学高峰。  会后,学员们还实地参观了南华医院神经内科的临床实操项目,包括BPPV手法复位、脑电图检查、TCD检查、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睡眠呼吸初筛及无创呼吸机使用、神内病房康复技术实操等。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互动,学员们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  此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衡阳市及周边地区的医护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工作的深入开展。未来,南华医院神经内科将持续打造湘南地区医疗“高地”,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科室简介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内科创建于1964年,系湘南地区最早建制的神经专科,2019年首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23年获批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科室医研护团队共138人,其中医师41人,神经研究所15人,专技2人,护士80人;教授/主任医师11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人;主任护师3人,副主任护师4人,博士后及博士18人。现有3个普通病区、1个重症监护病区、1个睡眠医学中心、1个神经研究所,病床160张。设有脑血管病、睡眠医学中心、癫痫与神经遗传、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免疫与感染、头痛头晕、神经康复、神经辅助等8个亚专科,并建有涵盖耳石复位仪、神经血管、脑电、睡眠、肌电、康复等方面的神经功能辅助团队,开设记忆、癫痫、睡眠与心理、帕金森、脑血管病管理师等专科门诊。拥有诊治神经系统疾病所需的先进仪器设备,包括宝石能谱CT、磁共振成像系统、全数字化通用型平板血管造影系统、肌电诱发电位仪、视频眼震图、眩晕症诊疗系统、视频脑电图、多导睡眠监测、心理CT、经颅磁刺激仪等。对神经内科危重疾病如重症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的抢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眩晕、睡眠障碍、癫痫规范化治疗等方面有较高造诣。广泛开展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术,创新技术提高了穿刺准确率。对缺血性脑卒中溶栓、血管介入取栓、支架桥接等有丰富的经验,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减少致残率与并发症。引领湖南省睡眠障碍疾病诊疗水平。  依托科室建有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睡眠技师专项能力培训项目中心教学单位、国家一级癫痫中心、中国帕金森病专科基础中心、中国卒中中心首批联盟单位、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委单位、中国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单位。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长单位、湖南省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湖南省睡眠医学诊疗技术同质化培训基地、湖南省帕金森病诊疗标准中心、湖南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湖南省医学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湖南省卒中联盟副理事长单位。衡阳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衡阳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衡阳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
2024.07
11
南华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仁心仁术创生命奇迹,法洛氏五联症患者重获新生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位身患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年轻患者,用精湛的医术与“性命相托,全力以赴”的仁爱之心,为每一位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患者胡先生,一位年仅28岁的衡南县青年,自幼便被确诊为罕见的法洛氏五联症。家境贫寒的他,长期以来未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日益严重。当胡先生辗转来到南华医院时,他已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心功能几近衰竭,生命危在旦夕。  面对如此紧急且复杂的病例,胸心血管外科的张卫达教授与张毅教授迅速集结精锐团队,对胡先生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估,并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然而,摆在眼前的还有一道现实的难题——高昂的手术费用让胡先生一家望而却步。在此关键时刻,南华医院展现出了医者仁心的光辉,决定优先实施手术,后续再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费用减免,让爱与希望的光芒穿透了经济的重压。  手术当天,在张卫达教授团队的精湛操作下,联合手术麻醉室及ICU的紧密配合,一场高难度的心脏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胡先生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各项生理指标稳步向好,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曾经困扰他的口唇紫绀也悄然消失,重新拥有了自由活动的能力。这场生命的重生,不仅为胡先生本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更为他的家庭带去了无尽的喜悦与安慰。  南华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这一案例,不仅是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更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医学誓言的深刻践行。展望未来,该科室将继续秉承初心,不断精进医疗技术,拓宽服务领域,为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生命的奇迹,书写更多感人至深的生命传奇,成为患者心中最坚实的健康守护神。
2024.07
11
南华医院核医学科入新居,影像中心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
  为进一步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打造更为温馨舒适的诊疗环境,同时强化服务效能与检查技术,并深入推动湖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积极传承与弘扬核工业精神,彰显核医学专业的独特魅力,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根据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及院领导的战略部署,新建一座集现代化、专业化于一体的核医学科影像中心大楼。  该影像中心大楼坐落于原核医学科楼旁,包含二楼ECT影像中心与三楼PET影像中心。两大核心区域将采用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随着六月下旬的顺利搬迁,原核医学科楼将转型为放射性核素治疗病房,专注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核素治疗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医院在核医学领域的服务范围与深度。 科室简介: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核医学科,设有放射性核素治疗病区和ECT/PET-CT影像中心,是衡阳市区及周边地区唯一有资质进行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医疗单位。新楼引入了全球领先的SPECT/CT,该设备集成了高端ECT和螺旋CT,除提供ECT反映的脏器组织功能信息外,还融合CT的解剖信息。通过断层图像融合技术,实现功能图像与解剖图像的迭加重合,增强疾病诊断的准确度。同时,SPECT/CT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成像时间短、精准度高、辐射剂量低等优势。主要检查项目:骨扫描、肾图、甲状腺显像、唾液腺显像、碘-131全身显像、甲状旁腺功能显像、消化道出血、心肌灌注显像等一系列放射性核素检查。1.骨扫描:是早期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可进行疾病分期、骨痛评价、预后判断、疗效观察,以及探测病理骨折的危险部位。SPECT/CT 同机融合显像极大地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和定位准确性2.甲状腺显像:用于异位甲状腺的诊断和定位;甲状腺结节功能的判断和良恶性鉴别;高分化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定位和诊断;甲状腺大小和重量的估计,指导甲亢碘-131治疗。3.肾动态显像:了解肾动脉病变及双肾血供情况;对肾功能及分肾功能的判断,尤其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肾功能监测起着重要的作用。了解上尿路通畅情况及对尿路梗阻的诊断、膀胱输尿管返流无创性诊断监测移植肾血流灌注和功能情况;以及了解糖尿病对肾功能的影响。4.碘-131全身显像: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碘-131治疗前评估、转移灶诊断、效果判断及动态评估最重要的手段之一,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极大地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5.心肌灌注显像: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在评价冠状动脉血供,诊断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判断心肌细胞活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价值。6.消化道出血: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红细胞的方法来检测出血情况。该显像可用于诊断多种胃肠道疾病,如溃疡、息肉等引起的出血。核医学科主任介绍:杨青,男,51岁,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核医学科负责人,2023年引进核医学科作为学科带头人。主持国家级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5项。发表科研论文49篇,其中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20余篇。发表专著一部,获得专利5项。学术任职:云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核医学医院管理协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委员中华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核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预约检查注意事项:1.因核医学科影像中心距离住院部/门诊等主要医疗区域有一定距离和放射性药物特殊性,为避免病人来回奔波,请提前电话预约检查。2.关于检查时间与流程、检查前的准备事项以及检查后的注意事项,因不同检查项目的具体要求而异,具体细节请直接咨询科室工作人员。预约电话:0734-8358072预约地点:核医学科影像中心二楼预约问诊台(药学部斜对面,放疗科旁边)
2024.07
10
1 67 68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