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人间冬意至,被暖情亦真 ——上海康复患者赠暖感谢南华医院泌尿外科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泌尿外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上海病友朱女士爱心捐赠的51套崭新的病房床上用品三件套。这份礼物不仅传递了朱女士对科室医务人员精湛医术与温馨服务的诚挚谢意,更在这个冬日里为病房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暖。上海的朱女士因膀胱疾患慕名来到南华医院泌尿外科,听闻科室主任符浩医术精湛且对待病人极为重视,于是跨越千里前来求医。符浩团队接诊后,针对朱女士的病情精心组织多学科诊疗(MDT)讨论,并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经过两个小时的精准手术,朱女士顺利返回病房,并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和精心护理下,病情得到了显著改善,康复进展顺利。虽然住院时间不长,但朱女士对南华医院泌尿外科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她深切地感受到了干净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因此,朱女士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医务人员的感激之情,她选择了捐赠床上用品这一实用而贴心的礼物,希望能够让日夜坚守的医护人员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也可以让后续入住的患者拥有更好的治疗环境。此次捐赠活动,不仅为泌尿外科正在实施的“温馨病房”提供了实际帮助,更传递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敬意与感谢。这份礼物既是爱心人士对南华医院医疗工作的肯定,也彰显了新时代医患之间双向奔赴的温暖与和谐。
2025.02
11
南华医院全科肠道微生态团队率先提出肠道微生态处方概念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全科肠道微生态团队在国际全科医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Medicine》(JCR Q2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Gut Microecological Prescription: A Novel Approach to Regulating Intestinal Micro-Ecological Balance”的综述文章。该文作者为南华医院全科医学科朱灵平博士与阳学风教授,标志着该团队在肠道微生态研究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自今年1月份成功获批省级肠道微生态课题项目以来,南华医院全科肠道微生态团队持续深耕,致力于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关系的研究。众所周知,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而当前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结合既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成为该领域面临的新挑战。该综述主要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总结阐述,同时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失衡的诊断框架及诊断流程,对急慢性肠道微生态失衡的类型做了一定的探索,对肠道微生态失衡的检测方法也进行了总结,同时进一步提出了肠道微生态处方(Gut Microecological Prescription,GMP)的概念,也对包括运动、饮食、药物、粪菌移植、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中药、营养制剂等目前已有的干预方法进行了总结。尽管目前将其应用于临床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但随着未来研究的深入,个体化的肠道微生态处方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维护老百姓的肠道微生态平衡带来新的希望。科室简介南华医院全科医学科深耕于肠道微生态疗法,是湖南省内首家开展新一代菌群移植技术的机构,是衡阳市首家开展菌群移植的机构,拥有湖南省首家开展的肠道微生态门诊,举办了湖南省内首期肠道菌群移植培训班,举办了衡阳市第一、二期肠道菌群移植学术沙龙,开展了一系列肠道微生态相关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在湖南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自2022年开展以来,菌群移植总体有效率达80%以上,自闭症单疗程有效率达60%以上,治愈率20%以上,目前已经开展治疗的疾病包括顽固性便秘及腹泻、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代谢综合征、帕金森、糖尿病伴胃轻瘫、肿瘤、结肠黑变病的综合治疗,随着疗程的递增效果增加,其在借鉴吸收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开展了以肠道微生态疗法+中医药+功能医学等多种先进技术从而共同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为维护老百姓肠道乃至全身的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2025.02
08
无影灯下的坚守! 这个春节,南华医院医护人员诠释最美“敬业福”
春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团聚和放松的美好时刻。然而,对于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麻醉手术部的医护人员来说,春节却只是日历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标注。在这看似“平凡”的背后,蕴藏着他们沉甸甸的责任与始终如一的坚守。他们奔跑在生命的第一线,默默为患者保驾护航。节假日期间的手术多为急危重症,这是对科室应急流程的检验。为了确保春节期间的医疗质量安全,南华医院手术室在春节前就对应急物资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准备。从仪器设备的检查调试,到器械耗材的充足储备,再到值班人员的合理安排,每一项工作都经过了周密的部署。在人员配置上,科室不仅维持了原有的值班力量,还特别增设了10名听班人员,确保他们能够在任何时候都严阵以待,随时响应召唤。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每当急诊铃声响起,手术室团队便如同紧绷的弦一般,迅速进入备战状态,迎战每一个挑战。除夕夜,3岁的刘宝宝不慎被电梯夹伤右手食指,导致食指离断。家属发现后,立即将孩子送往南华医院进行救治。情况紧急,为确保患儿能够迅速得到有效治疗,医院手足外科团队迅速启动了绿色通道。经过检查评估,患儿立即被送往手术室实施手术。虽然儿童的断指再植存活率较成年人高,但由于小孩的血管口径小,且越往手指末端越细,手术技术难度极大。特别是对于指尖的手术,血管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当时已经是晚上11点,医生不仅要克服体力上的困乏,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在手外显微镜下吻合如同头发丝般的血管。每一针都是对医生眼力、耐心和技术的极大挑战。在麻醉手术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手足外科医生迅速进行止血、固定骨骼、缝合肌腱、吻合血管神经等一系列精细操作。历经近4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成功修复了患儿的断指。当观察到食指血运正常、颜色红润、温度适宜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这次手术不仅不负家属的期望,也避免了患儿因手指残缺而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紧急电话的响起,南华医院手术室的抢救工作通宵达旦。仅除夕夜当晚,手术室就共接收了15台急诊手术,其中10台为手外伤患者。通宵手术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们疲惫的双脚仿佛被无形的责任感牵引着,每一步都踏出了对生命的敬畏。面对一张张被病痛折磨的面容,即便在手术室的紧张与忙碌之中,医护人员也始终不忘以温柔的话语和细致的举动为患者送去最真挚的关怀与温暖。一句句轻声的问候、一个个鼓励的眼神,都是对患者最好的慰藉。大年初三的清晨,手术室再次接到紧急通知,需要进行一台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血管疾病,手术成功率因病情类型而异。一旦发生主动脉夹层,后果将非常严重。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在无影灯下,医生、护士、麻醉医生等团队成员各司其职、紧密协作,他们的身影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异常专注而坚定。他们以精准的操作、严谨的态度与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全力守护患者的健康与安全。为了让更多的人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南华医院麻醉手术部及各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共同协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那盏明亮的无影灯,不仅照亮了手术台,更照亮了医护人员心中那份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
2025.02
08
南华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完成衡阳首例Liwerty可调弯穿刺器介入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例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出血中心)成功完成了衡阳地区首例采用Liwerty可调弯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例,标志着该院在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患者为一名43岁男性,连续9天呕吐咖啡样物,既往有肝硬化腹水病史,1月24日因再次呕吐咖啡样物于当晚入住南华医院。在连夜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被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次日上午,医院迅速组织了介入血管外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的多学科会诊。在充分告知家属出血风险和治疗方法后,家属选择了介入治疗方案。1月26日上午,患者被送入介入手术室接受介入治疗。此次手术,团队首次采用了Liwerty可调弯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该器械的引入,显著减少了进针次数,导丝在穿刺器的引导下能够直接抵达门脉,从而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出血风险。这对于重度腹水、肝脏体积重度萎缩的患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术前影像(左)及术后影像(右)手术历时不到1小时便顺利完成。术后一周,患者未再出现出血情况,恢复情况良好,预计近日即可出院。南华医院介入血管外科自2011年开展TIPS手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门脉高压以来,已累计实施该术式近千台,在湖南省内享有较高声誉。此次创新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彰显了南华医院介入血管外科团队的精湛技艺,更得益于Liwerty可调弯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这一新“武器”的助力。该器械的精准穿刺,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简化了手术流程,提高了手术效率。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患者穿刺通道出血的风险,减少了临床医师接受的X线辐射。
2025.02
08
Deepseek也太懂南华医院了吧!
回顾假期这个春节最热的话题除了“过年”那一定是DeepSeek!你是否也被刷屏了?作为一款国产AIDeepSeek拥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核医依”也紧跟潮流【IP形象】问了Deepseek几个问题一起来看看DeepSeek有多懂南华医院吧!↓↓↓(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Deepseek眼中的南华医院一句话形容南华医院患者的选择理由(以上内容来源DeepSeek)Deepseek的洞察是医院精彩篇章中的一抹亮色在南华医院每一刻都在书写着关于健康与希望的故事
2025.02
08
1 45 46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