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强内涵 促发展,推动科技兴院新篇章
2022年2月25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在门诊六楼党政会议室召开了2022年度临床研究所工作报告会暨下属研究室成立大会。会议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院长兼临床研究所所长汤永红教授主持,副院长贺军教授、教学科研部傅念主任以及新成立的各研究室主任、科研PI、课题组长、临床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上,教学科研部傅念主任宣读了南院行字[2022]14号文件:“关于设置临床研究所下属研究室的通知”,在我院临床研究所新设7个研究室,分别为:神经病学研究室、心血管病学研究室、显微外科研究室、数字骨科研究室、动物致伤与中毒研究室、精准医学研究室、生物分子影像研究室。贺军副院长对7个新成立的研究室表示祝贺,同时指出:新成立的研究室一定要真抓实干,凝练好一批学科方向、培养好一批骨干研究人员、取得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为南华医院的科技兴院奠定坚实的基础。随后临床研究所各位PI分别汇报了本月工作情况和科研进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动物致伤与中毒研究室主任宾文凯、显微外科研究室主任谢松林就研究室今后发展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规划和想法。最后汤永红院长兼临床研究所所长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发言,指出:临床研究所实际运行了近2年的时间,此次新成立7个研究室,加上前率先成立的南华果蝇资源中心,目前我院临床研究所下设8个研究室,4个湖南省临床研究中心(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脏介入治疗、手足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规模初步形成。各位学科带头人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临床研究所的组织架构,并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办事流程;临床研究所各科研团队要紧扣国家相关科研项目指南,扎实做好研究工作,凝练研究方向,夯实各自科研基础,积累科研成果,积极参与各项科研项目的申报,尤其是要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突破,为冲击国家级重点临床学科贡献力量。   医院事业发展的新形势,赋予了我院科技工作新的历史使命。本次会议为积极开创我院科技工作新局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各学科带头人、科研PI均表示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医院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2.02
28
“继承红色血脉 牢记初心使命”中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委员会党主题活动记录报道
自2022年2月中旬起,中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委员会开展以“继承红色血脉 牢记初心使命”为中心的党主题活动,活动以“学党史、正思想、纳党员”为形式、载体开展,充分将党史与思想、实践与吸收党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新党员同志深刻地继承红色基因与血脉。   学党史,是学习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历史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情怀、植根人民的江山情怀、自我革命的斗争情怀;正思想,是要深悟,不可“浮光掠影”,是要守正,不可“庸俗狭隘”,要务实,不可“纸上谈兵”。纳党员,是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源头活水是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保障。   活动伊始,党支部书记傅念同志强调:“唯有坚持不断学习党史,端正思想,感悟思想伟力,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真正地将红色血脉传承下去。我们支部在发展党员的时候,需要加强发展对象党史的学习,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而奋斗;同时,也要深入地考察每一位发展对象的思想、品行,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对于党员的吸收,我们要保持高度谨慎,要‘宁缺毋滥’,要保持队伍的纯净性、先进性!”第十党支部21级研究生党小组在会议室讨论,会议中着重讨论了各位候选人员的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工作表现、组织纪律观念、群众观念、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员的主要社会关系等并最终决定同意向党支部推荐金良、杨天成、王兵、刘志杰、王婧芸、巫根平、翟锦霞、唐子奇、毛万甫等九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建议刘双预备党员同志按期转正。支部大会上刘双同志提出转正申请,21级党小组长曾旭同志宣读党小组意见,随后李虹同志宣读支部意见。最终,支部大会上以37名到会正式党员全票通过刘双同志转正,同意确定李薇、苏晓玲、邓越野、罗梦怡、何梦柔、何玉淑、陈艺凡、杜旅、刘素寒、朱豪娟、屈升、陈姝漫12人为发展对象,确定金良、杨天成、王兵、刘志杰、王婧芸、巫根平、翟锦霞、唐子奇、毛万甫9人为积极分子。  最后,支部书记傅念同志再次强调:“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只有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才能让党组织永葆生机活力。如何加深入党申请人对党的理解,激发爱党之情?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还需要多途径抓好对入党申请人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2022.02
28
整装出发新征程,德艺双馨利苍生——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19级临床见习队开学典礼
寒意渐远,暖春将至!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南华临床学院)迎来了南华大学2019级122名临床医学见习生。2022年2月21日,在南华医院进取楼的阶梯教室举行了简洁而又热烈的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南华医院教学科研部主任傅念主持,南华医院常务副院长陈勇军教授、教学科研部副主任王媚媚、李卫兵、李颖老师及核工业卫生学校保卫科黄超老师出席并发表讲话。在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之后,各位老师分别就医院情况、医院教学管理、生活安全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帮助同学们全面了解见习事项、尽快融入并适应见习生活,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和要求。   南华医院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临床医学见习生的开学典礼。会上,常务副院长陈勇军教授致欢迎词并发表讲话,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使学生们对医院有了进一步了解。随后,他用“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鼓励同学们要厚德博爱、精业创新,并希望同学们能将南华医院当作“第二母校”,开启新征程,认真学习,取得好成绩!而后,黄超老师主讲了卫校相关规章制度,并结合案例对灭火器的使用及相关消防知识进行了介绍,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们的安全意识。紧接着,王媚媚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由于传统的临床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旨在通过模拟设备训练以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强化无菌观念。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加强临床操作练习,提高自身实践水平。最后,李颖老师就见习管理进行了培训,内容包括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帮助同学们尽快适应见习环境,敦促营造良好的见习氛围,并祝愿同学们度过忙碌充实且难忘的见习生活。临床见习是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医学生初次亲身体验与病患沟通交流的阶段,是为实习打下坚实基础的时期,更是将所学理论知识融入临床实践的关键时期。凝心聚力新起点,整装出发新征程,在这一年的见习中,各位医学生都应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开拓进取,积极求索,夯实知识基础,提高专业技能;培养高度的责任心,不惧挑战,无畏风雨,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德艺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2022.02
23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圆满完成为衡阳师院师生返校核酸检测工作
为积极应对疫情防控风险,按照衡阳市、珠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部署要求,2月18日全天,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冒着雨雪前往衡阳师范学院为返校师生进行核酸检测。此次衡阳师范学院的核酸采样工作从早上8点开始,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同时进行,预计采样人数达6000余人。在东校区采样现场,设置南北门两个通道进行核酸采集,各个环节和流程都秩序井然。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分为两组,每组两人3个小时轮换一次,保证核酸采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参与采样的学生按照校内路牌指示到达采样点,为避免人员聚集引起交叉感染,采样现场设置单向出入口,要求全员全程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距排队,由工作人员指引,分组、分时段进行登记、采样,直至20点结束全部师生的采样工作。衡阳市副市长谢宏也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对我们现场的医护人员进行亲切慰问。此次核酸检测工作,做到了让学生和家长安心,让社会放心,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筑就一道防线!为坚决打赢抗疫这场战争,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一直在行动!
2022.02
21
千锤百炼 力求突破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修改会
为提升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我院2022年国自申请书第一轮集中修改会于2月17日下午在门诊六楼党政会议室召开。特邀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唐小卿教授对我院国自申请书进行点对点修改。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陈勇军教授陈院长及部分院领导、拟申报2022年国自的科研骨干参加会议。      唐小卿教授对我院8份国自标书进行了面对面修改与点评,并指出“题目是申请书的'脸面'要千锤百炼;摘要是申请书的'心脏',要字斟句酌;立项依据是申请书的'灵魂',要充分可信...”,他对每份标书的选题设计,摘要和立项依据的撰写,及实验方案的书写与实验流程图的制作等都给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此次会议反响很好,进行国自修改的老师均表示唐小卿教授的火眼金睛,对标书的问题一语中的,给出的锦囊佳句对他们的国自标书写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让他们受益匪浅。最后陈勇军常务副院长指出,本次会议为提升我院科研工作者科研能力与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科研工作者们要牢牢把握住修改机会,攻坚克难,力争取得2022年我院国自申报工作的突破,推动我院科技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2.02
19
1 181 182183 184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