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公益担当
核医风采 | “湖南医生亚克西”!“南华温度”温暖天山南北 湘疆共绽健康花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卫生健康委的感谢信,信中致谢了南华医院对鄯善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赞扬了该院李湘波、曾仁凤、刘美芳三位医疗专家在援疆期间的卓越贡献和无私奉献。但比感谢信更动人的,是现如今鄯善县医院诊室里熟练操作的本地医生、是患者家中珍藏的泛黄药方、是当地居民口中“湖南医生亚克西”的称赞。李湘波:眼科“拓荒者”,点亮边疆“光明路”李湘波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等常见疾病的诊治,对眼科多发病及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前看眼病要跑几百公里,现在家门口就能做手术!”在鄯善县,一位患者术后重见光明时激动地说道。这位五十多岁的病人是家中的“顶梁柱”,因眼外伤导致晶状体脱位,尽管医院不具备玻璃体切除术的条件,但李湘波“另辟蹊径”,采取了原始治疗方式,结合人工晶体吊襻术最终使患者视力恢复。作为眼科“技术先锋”,李湘波将多项新技术“种”在了边疆:从青光眼减压引流阀植入术到人工晶体吊襻术,他协助眼科开展了50余个新技术新项目,带领团队完成各项操作及手术800余例,创下“零重大手术并发症、零医疗投诉”的纪录。他常说:“病人满意度提高了,病人转诊率也下降了。”“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李湘波在“师带徒”项目中带了2个徒弟,为年轻医生讲解业务技术、与病人沟通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医疗业务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落实医疗措施;每周坚持大查房2-3次,坚持教学查房、讲课及疑难病例讨论,在诊疗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在手术过程中,也注重培养年轻医生的技术规范,做到放手不放眼,让科室年轻医生快速成长,能够独当一面。在他的帮助下,目前这两位医生已经可以“从容”进行诊疗和简易手术,其中有一位徒弟已经能独自操刀白内障手术。援疆期间,60余场义诊与科普讲座,李湘波的足迹遍布鄯善县。他耐心为牧民检查眼底,用维语简单词汇比划着解释病情;告诉百姓如何正确对待眼科疾病,增强防病观念,使百姓在当地就享受到三甲级医疗技术服务,幸福指数“狠狠”提升。李湘波开展义诊在“我在鄯善有个娃”行动中,李湘波资助了一名鄯善男孩努尔艾力·亚森,让不幸失去爸爸的他获得了一个“湖南爸爸”。“约好了哦,以后来衡阳看我们,我们也会再来新疆。”离疆前,他和同事与他们的“鄯善娃”许下约定,虽然援疆旅程已经结束,但这场三千公里的约定仍在不断延续。李湘波与其资助的鄯善男孩刘美芳:银针传情,让千年中医“活”在边疆承载着崇高的使命和无限的憧憬,带着离别的依依不舍和些许的忐忑不安,刘美芳踏上了鄯善这片热土。抵达工作岗位后,刘美芳迅速投入中医科的医疗工作。她运用中西医结合的专长,拓展了中医科的诊疗范围。并先后成功开展火针疗法、耳尖放血疗法、穴位贴敷疗法、耳穴压豆疗法四项新技术,填补了科室技术空白,提高了医院中医科的治疗水平。在临床工作之余,刘美芳也注重从“输血”到“造血”的理念,与两位年轻医生玛依努尔古丽、古丽巴努结成师徒关系,通过教学查房、病例讲解、鼓励她们深入学习中医经典书籍等方式,显著提高了她们的中医诊疗能力。目前玛依努尔古丽医生已能独立为患者开方,古丽巴努医生也能独立值班,保障了科室人才梯队的持续发展。指导科室医生进行耳穴压豆疗法长期饱受湿疹困扰的回族大叔尝试多种治疗方法仍未能显效后,走进了刘美芳的诊室,经过仔细地望闻问切辨证后,刘美芳为他开了五剂中药,患者带着药半信半疑地离开诊室。一段时间后,回族大叔欣喜不已地回来,并介绍多名亲友前来就诊,因为刘美芳的几剂药便显著改善了他的湿疹。而面对曾被西医诊断为卵巢早衰,受孕希望渺茫的维吾尔族大姐,刘美芳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帮助她成功怀孕并生下宝宝……患者送来感谢锦旗这些案例更加坚定了刘美芳“健康帮扶,医者为民”的初心。刘美芳坚持每日接诊,援疆期间累计接诊门诊患者1000余人次,参加巡回义诊20余次,走访了多个乡村和乡镇卫生院,为近千名群众提供了医疗帮助。真诚的关爱与温暖跨越了语言与民族的隔阂,一位维吾尔族大娘曾紧握着她的手,用生硬的汉语感激地说道:“谢谢你为我们诊病。”援疆工作已经结束,她却说这是她工作的新起点,援疆精神将继续贯穿在她今后的工作当中,医疗援疆中传递的爱与希望、责任与义务她不会忘。曾仁凤:呼吸科“铁娘子”,在沙漠种下“生命绿洲”20个月,500余台手术,1500名边疆群众……这些数字背后是曾仁凤“硬核”的担当。初到鄯善县人民医院,曾仁凤发现当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诊疗水平亟待提升。面对这一现状,她迅速投入工作,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引进和推广。她累计完成支气管镜诊疗操作500余台次,成功带领团队开展支气管镜下冷冻及电凝治疗技术20例,实现当地复杂呼吸疾病诊疗技术“从无到有”的突破,让当地老百姓能够“复杂呼吸疾病不出县”。曾仁凤在鄯善县人民医院开展支气管镜诊疗操作针对鄯善地区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现状,曾仁凤与团队共同修订12项呼吸科诊疗规范,建立多学科会诊体系,推动呼吸系统疾病诊疗规范化、标准化。并通过30场次业务培训及2场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课;开展8场感染防控专项培训,帮助20余名无执业资质医务人员通过资格考试,创下当地基层医师考试通过率新高,系统提升当地医护人员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为边疆地区培养可持续的医疗力量。脱下白大褂,曾仁凤更用真情搭建起湖南与新疆的连心桥。她长期资助一位14岁维吾尔族贫困学生,三年累计捐助6000元定向助学资金,并开展学业跟踪帮扶,成为孩子心中最温暖的“湖南妈妈”。工作之余,曾仁凤主动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元旦晚会上,她与维吾尔族同胞合唱《美丽鄯善》;端午节和社区居民一起包制“团结粽”;参加羽毛球赛、运动会,用开朗的性格拉近各族群众距离,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边疆生根发芽。曾仁凤与其资助的14岁维吾尔族女孩从湖南衡阳到新疆鄯善,3000公里,500多个日夜,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李湘波、曾仁凤、刘美芳三位医生用仁术与真情,在新疆鄯善县书写了一段“医者无疆”的动人篇章。他们以技术为笔、以初心为墨,在边疆绘就健康帮扶的壮美画卷,让“南华温度”温暖天山南北。如今,南华医院又一批医疗队已接力前往新疆,继续书写“大爱无疆”的故事。而李湘波、曾仁凤、刘美芳的援疆岁月,正如天山雪水,静静滋养着这片土地的医疗绿洲。
2025.04
02
白衣执甲再出征 大爱无疆续华章 ——南华医院欢送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衡阳市第十批中期轮换援疆干部光荣出征
2025年2月26日上午8时,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门诊楼前庄严热烈、誓言铿锵,一场为援非援疆干部举行的欢送仪式在此举行。南华医院党委书记周玉生、院长贺军等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医疗队员家属及科室代表齐聚现场,共同为即将远赴非洲塞拉利昂和祖国边疆的4名医疗队员送行。仪式上,党委书记周玉生代表医院领导班子和全院职工向即将出征的医疗队员及家属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深情回顾医院援外援疆历史:自1975年首赴非洲以来,医院先后3次承担队长派员任务,累计派出12名医疗骨干,扎根塞拉利昂、津巴布韦等国家,救治患者无数,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援疆医疗队连续17年接力支援,在吐鲁番、鄯善等地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今天,你们肩负的不仅是医者使命,更是国家嘱托!”他殷切嘱托队员,“要以精湛医术守护生命,以仁心大爱传递友谊,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促进民族团结中展现南华医院的担当,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医院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作为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南华医院副院长刘龙飞代表全体队员庄严承诺:“我们定当牢记祖国嘱托,不负医院厚望,以‘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指引,用专业守护生命,用行动传递友谊。无论面对何种挑战,我们必将坚守岗位,为非洲同胞和新疆人民筑起健康屏障。”此次援塞的3名队员涵盖普外科、麻醉、疼痛等专业领域,将于3月1日启程,执行为期一年的医疗任务。同步出征的还有衡阳市第十批中期轮换援疆干部——脊柱外科专家刘静男,他将带着先进微创技术扎根边疆,助力提升当地骨科诊疗水平。南华医院作为湖南省援外医疗工作重点单位,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作为核心使命。从洞庭湖畔到西非海岸,从南岳山麓到天山脚下,一批又一批南华医院医疗队以行动践行誓言,以脚步丈量使命。此次出征,既是医院50年援外传统的延续,更是响应“一带一路”卫生合作、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带着全院职工的祝福,队员们即将踏上壮阔征程,续写南华医院医者的无疆大爱!
2025.02
27
南华医院召开援非援疆干部及家属视频连线新春慰问会
2025年1月17日下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在门诊楼党政会议室召开欢迎第十批援疆干部凯旋暨援非援疆干部及其家属新春慰问座谈会,会议通过视频连线和现场座谈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医院党委书记周玉生、院长贺军及相关院领导出席,援非援疆干部及其家属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会。座谈会上,援非、援疆队员分别介绍了自己在受援驻地医院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援非队员向亮、王辉同志,援疆医疗队员李湘波、曾仁凤、刘美芳同志分别围绕各自的援助工作经历作了汇报,他们对医院在援助期间给予的关怀和支持表示感谢,并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每个人都有能够完成各项任务的信心与决心。与会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分别为援非援疆干部及家属送上春节前的慰问和祝福。援非援疆干部的家属也都纷纷感谢医院的关心,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医院的建设发展,全力以赴照顾好家庭,让援非、援疆医疗队员安心工作,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医院争光。贺军院长向援非、援疆同志及家属们致以了诚挚的节日问候。他指出,2024年医院党政齐心,全院上下一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较好的发展,诸多成绩都离不开全院职工的努力,也与援非、援疆同志的付出密不可分。他表示,援非、援疆同志发挥了大无畏精神,在非洲、新疆“战场”上贡献了南华医院的力量和智慧,留下了一段段感人至深、成绩斐然的故事。他希望各位同志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更好地为非洲、新疆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周玉生书记代表医院党委和行政向援非援疆干部及家属致以衷心感谢、崇高敬意和美好祝福。他指出,援非援疆干部们不仅代表自己,更是南华医院、南华大学、湖南省乃至国家的形象大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勇气与担当,克服重重困难与挑战,用汗水和泪水为医院赢得了荣誉,受到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与肯定。同时,周玉生对干部家属们的默默奉献与坚强支持也表示了深深的敬意与感谢。随着队员们的凯旋,他希望大家能将良好的工作作风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带回医院,为南华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最后,与会院领导为援非援疆干部及家属送上了新春祝福和慰问花束。
2025.01
17
千里援疆路,浓浓援疆情 南华医院援疆获赞誉,鄯善县卫健委发来感谢信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到了一封来自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卫生健康委的感谢信,信中致谢南华医院对鄯善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高度赞扬了李湘波、曾仁凤、刘美芳三位来自南华医院的医疗专家在援疆期间的卓越贡献和无私奉献。自南华医院与鄯善县建立对口支援关系以来,两地卫生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南华医院时刻关注鄯善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先后选派了一批批优秀的医疗专家前往支援。李湘波、曾仁凤、刘美芳三位同志作为医院第十批援疆干部,在援疆的一年多时间里,不仅带去了精湛的医术,更用大爱温暖了鄯善县各族患者的心。感谢信中提到,李湘波、曾仁凤、刘美芳三位医生在鄯善县开展的一系列助医行动,饱含了对鄯善人民的浓浓情谊。三位医疗专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辞辛劳,大力提升鄯善县的卫生健康医疗水平,为鄯善县各族人民带来了健康和福祉。“千里援疆路、浓浓援疆情”。鄯善县各族人民由衷地感谢南华医院对鄯善县卫生健康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无私援助。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深情厚谊,不仅促进了两地卫生健康事业的共同发展,更搭建了两地人民心灵沟通的桥梁。南华医院将继续秉承“大爱无疆”的精神,加强与鄯善县等边疆地区的交流合作,为促进边疆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贡献更多的力量。
2024.12
26
“万里行医 载誉而归”——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陈勇军、队员何剑凯旋
  2024年3月14日北京时间早上八点,历经30小时的长途跋涉,中国(湖南)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陈勇军率全体队员乘机抵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载誉凯旋。待援塞队员短暂休整后,3月21日,南华医院为队长陈勇军、队员何剑举办了凯旋欢迎仪式,会议由南华医院院长贺军主持,在家院领导、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及其家属、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作为本批医疗队队长,陈勇军分享了其在塞拉利昂的援助工作经历,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援外医疗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也为下一批的援外医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批21名队员来自全省13家医院,380个日夜里,陈勇军队长带领何剑及其他队员克服环境陌生、条件艰苦、工作繁重、生活不适、各类传染病肆虐等诸多困难,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团结协作,以仁心仁术化解无数患者的痛苦,尽最大努力为塞拉利昂人民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陈勇军及其团队一年来累计完成门急诊病人2.2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200人次,诊治海外华人1000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操作450余台次。在各种条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敢于担责、克服万难,开展了许多新技术新项目、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譬如,成功救治了股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术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双硫仑反应昏迷患者、危重脑疟患者及氟利昂中毒昏迷患者、急危情况下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等。组织开展了14次义诊健康宣教活动,深入当地社区、中小学校、孤儿院、偏远矿区以及中资机构企业,受益群众超过2000人次。培训当地医护人员200余人次,协助6批次共计25名中塞友好医院的医护人员前往中国进行短期医疗培训,做到了“鱼渔”兼授。  医疗队任期内,相关工作在国内外媒体共发布各类新闻稿400多篇,医疗队工作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出,新华社海外频道及非洲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医疗队新闻,湖南都市开辟了《湖南援非医生》节目,共报道16期,大力提升了医疗队海内外影响力。去年10月全国援外医疗队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去年12月29日在全国援外医疗表彰大会上,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被授予了“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今年2月29日习近平主席接见塞国比奥总统访华时用到了本批医疗队义诊视频资料。医疗队在驻塞使馆和省卫健委的领导下,承办了中国医疗援外60周年暨援塞拉利昂50周年大型图片展活动,影响深远。医疗队的推特宣传经常受到塞国总统、中国驻塞大使及塞国卫生部长点赞。在任期即将结束之际,本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受到了塞国总统的亲自接见及卫生部长颁发的金狮奖章,将援外医疗工作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援塞任期即将结束新老医疗队交接之际,南华医院院长贺军陪同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国合处领导一行来到了塞拉利昂慰问,让陈勇军和何剑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激动。陈勇军回想起2024年3月7日,那是非常忙碌但充实的一天。上午塞方医院为第24批医疗队举办了隆重的欢送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原计划的1个小时仪式延长到2个多小时才结束,塞方医护人员、患者们排着长队给队员们赠送了各种各样的非洲礼物,让现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非洲人的热情和感恩,“爱”无人种、国界之分。当天晚上中国驻塞使馆及塞国卫生部联合举办了隆重的送别迎新会,援塞医疗工作得到了中塞友好医院院长、卫生部长及中国驻塞大使的高度认可及赞扬。大家一致表示是中国医疗队推动了塞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了两国的医卫合作,增进了中塞友谊。  结束异国他乡的援助旅程,何剑表示,再次看到家人和朋友,倍感亲切。在塞拉利昂,在队长的带领下,克服了当地医疗条件落后、疾病流行、医疗资源紧张、生活环境艰苦等诸多困难,大家圆满地完成了援外医疗任务,平安回国,感到非常高兴。  南华医院党委书记周玉生对陈勇军、何剑的凯旋表示热烈祝贺,感谢他们在援外工作中的全力以赴、团结奉献、恪尽职守,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他们是南华医院的骄傲,也是南华大学和湖南省援外工作的骄傲。周玉生指出,两位专家在援外工作中展现出的高度的团队协作精神、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和坚毅的担当,不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以医者仁心和专业素养为援外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展现了南华医院的良好形象。他强调,援外医疗工作是为推动中塞友好关系发展、增进两国人民福祉的事业,需要始终保持敬业精神和高度责任感,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种优良传统。  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现已平安归国,他们的出色表现,为祖国援外医疗工作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充分展示了我国医务人员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国际大爱精神,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的医务工作者为国际医疗事业和人道主义事业贡献力量。作为队长单位,南华医院陈勇军及何剑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凯旋,也将激励医院后续援外医疗队员们延续着这种优良传统。图1:2024年3月21日南华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为队长陈勇军、队员何剑举行凯旋欢迎仪式图2:塞国卫生部长登比为医疗队长陈勇军颁发荣誉证书图3:2023年12月19日比奥总统接见24批全体医疗队员图4:2024年3月7日驻塞大使馆与塞国卫生部联合为第24批医疗队举办欢送会合影照片图5:2024年3月7日中塞友好医院塞方为24批医疗队举办隆重的离别欢送会后合影图6:2024年3月7日中塞友好医院欢送会塞方Sarah院长为队员何剑赠送礼物图7:2024年3月14日第24批援塞医疗队凯旋在长沙黄花机场合影
2024.03
22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