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36天生死守护破困局 双面锦旗跨域寄真情 ——南华医院成功救治重症CO中毒合并脓毒症休克患者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纪检监察室收到一份来自外省的跨越千里的特殊礼物——两面分别印着“妙手扶桑梓,高医攀新峰”“白衣燕帽洁无坐,医德仁心更可亲”的锦旗,致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医护团队。2025年2月,一位因一氧化碳中毒陷入昏迷的患者被紧急送入南华医院。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显示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浓度高达32%,同时合并脓毒症休克、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极为复杂且凶险。更为棘手的是,患者还患有类天疱疮、重度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重度贫血等多种基础疾病,生命体征极度不稳定,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以及患者家属因经济压力而拒绝入ICU治疗的困境,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的宾文凯主任迅速成立救治小组,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疗团队紧急启动“普通病房重症监护”模式,联合介入血管科、ICU、高压氧室、药剂科等多个科室组成“攻坚组”,在普通病房内实施“床边重症监护”。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病情多次出现恶化,突发高热、呼吸困难、脓毒症休克等症状接踵而至。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用和患者病情的反复,家属曾多次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但宾文凯主任和医护团队始终坚守在患者身边,耐心与家属沟通,鼓励他们不要轻易放弃。在医护人员的坚持和努力下,患者终于战胜了病魔,经过36天的专业治疗与细致关怀,中毒指标下降,脓毒症得到控制,骨质疏松疼痛明显好转,营养状况和精神状态也显著提升。出院时,患者已能自主坐立和翻身,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患者家属特意将锦旗邮寄到纪检监察室而非科室,是对医院医德医风和科室诊疗服务最质朴的肯定。该案例中医护人员在患者家属初始治疗决策存在顾虑时,始终恪守“不放弃、不越界”原则,既充分尊重知情同意权,又通过技术创新突破治疗条件限制,真正践行了“廉洁行医、生命至上”的承诺。两面锦旗,承载着患者的信任与感激。这份跨越千里的感谢,不仅是对南华医院医护团队精湛医术的认可,更是对他们无私奉献、坚守生命至上原则的肯定。在有限医疗条件下实现危重症精准救治,南华医院动物致伤与中毒救治中心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与大爱。他们始终把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温暖的医疗服务。同时,他们也将以这两面锦旗为动力,继续砥砺前行,用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护理为更多重症中毒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2025.04
07
告别“天下第一痛”,重获笑颜不是梦 ——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开展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为三叉神经痛患者带来福音
三叉神经痛,这个被患者称为“天下第一痛”的疾病,发作时疼痛如刀割、似电击,让患者痛不欲生。日常行为如洗脸、刷牙、吃饭甚至说话,都可能诱发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神经外科近期成功为一位饱受三叉神经痛折磨多年的患者实施了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带来了显著的疗效。患者胡阿姨(化名),50岁,左侧面部反复发作剧烈疼痛已长达半年。尽管她尝试了药物治疗、封闭治疗等多种方法,但疼痛依然反复发作,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在四处求医无果后,胡阿姨于今年来到南华医院接受治疗。经过神经外科邹钦主任、陈锐副主任团队的详细检查,确诊胡阿姨为左侧三叉神经痛,病因是左侧小脑上动脉压迫三叉神经根部。针对胡阿姨的病情,神经外科团队为她制定了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的治疗方案。手术切口仅3厘米,颅骨上仅需钻一个硬币大小的骨孔。术中,医生利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实时监测三叉神经的功能状态,精准定位并解除了压迫神经的责任血管,并使用特制垫棉将血管与神经隔开,从而彻底消除了血管对神经的压迫。术后,胡阿姨左侧面部的疼痛立即消失,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饮食和睡眠也逐渐恢复正常。她的脸上再次绽放出久违的笑容,这是对她重获新生的最好诠释。△术后用一枚雪花片即可覆盖颅骨缺损窗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微血管减压术具有精准定位、微创、效果显著等优势。该技术能够实时监测三叉神经的功能状态,帮助医生精准找到责任血管,避免损伤神经,提高手术安全性。同时,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更快的康复速度。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在此温馨提醒广大患者: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面部剧烈疼痛,尤其是刀割样、电击样疼痛,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南华医院神经外科将继续致力于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帮助更多患者重获健康。
2025.04
03
技术革新助医疗,引领治疗新风尚 ——南华医院甲乳外科成功开展免充气3D腔镜下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
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标志着患者康复体验的重大提升。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甲乳外科吕鹏飞主任团队成功实施了一例免充气3D腔镜下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术,以术前精准评估、术中实时护航、术后全程管理的模式,为甲状腺癌治疗树立了新的标杆。这项手术是吕鹏飞主任团队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探索。与传统手术不同,该技术通过口腔前庭这一自然腔道进行操作,有效避免了体表疤痕的产生,满足了患者对美容的高要求,彰显了医疗技术的人文关怀。同时,3D腔镜技术的运用使得手术视野更加清晰、立体,为医生提供了精准的操作环境,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在术后管理方面,吕鹏飞主任团队坚持快速康复理念,手术过程中不插尿管、不放置引流管,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适和感染风险,减少了术后疼痛和不便,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实践证明,该术式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借助3D内窥镜系统,手术视野放大5-10倍,甲状腺及其周围结构清晰可见,有效保护了患者的发声功能和钙代谢平衡,降低了术后声音嘶哑和手足麻木的风险。其次,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术后可迅速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此外,手术路径的优化使得医生能够更彻底地清扫中央区淋巴结,进一步降低了术后复发的风险。最后,该手术无需充气,有效避免了CO2气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展望未来,南华医院甲乳外科在吕鹏飞主任的带领下,将继续深耕甲状腺癌治疗技术的创新与研究,不断提升医疗水平。科室将以严谨的态度、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舒适的治疗方案,共同推动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2025.04
02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其中,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据悉,此次评选表彰工作历经多个环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部门、疾控部门逐级推荐、评选,最终由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定。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评审,南华医院凭借其在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表现,成为衡阳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医疗单位。近年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致力于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医院注重加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不断涌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医院先后被授予全国“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卫生部认定爱婴医院”“全国工人先锋号”“湖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湖南省卫生应急突出贡献集体”“湖南省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示范医院”“综治维稳优秀单位”“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未来,南华医院将继续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宗旨,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省内领先”的高水平现代化大学附属医院,为全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04
02
南华医院成功举办无导线起搏器学术沙龙
3月30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心血管内科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聚力无线,共赋心域”的无导线起搏器学术沙龙。此次沙龙聚焦无导线起搏设计理念、临床适应症、植入策略及模拟器练习等议题,旨在为衡阳市起搏电生理青年医师搭建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无导线起搏器是心动过缓治疗领域的重要创新,突破了传统经静脉起搏器的技术瓶颈,相较于传统起搏器,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小、无囊袋、无电极的特点,从源头上规避了囊袋感染、导线断裂等并发症,减少了术后管理负担,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会议伊始,南华医院副院长马小峰发表致辞,对与会专家及同道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沙龙推动衡阳市起搏新技术不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马小峰副院长开场致辞在学术交流环节,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华主任、南华医院李招兵主任及衡阳市中心医院赵庆禧主任分别就Micro无导线起搏器发展历程及设计理念、无导线起搏器中国专家共识及患者选择、Micro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标准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授课,青年医生蒋波及谭剑凯则带来了无导线起搏器的病例汇报。此外,本次沙龙还特别设置了模拟器练习环节,授课专家对与会学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带教指导,让学员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无导线起搏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专家进行精彩授课△模拟器练习此次无导线起搏器学术沙龙的成功举办,不仅呈现了一场深刻精彩的学术互动,更为与会专家及学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交流、共同探讨领域内相关研究及成果的平台。通过此次沙龙,与会者进一步深化了对无导线起搏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为推动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4
01
1 31 32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