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抗击疫情第一线】南华医院重症人的担当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今年的春节尤为不同,这个年过的既深刻又艰难。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作为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收治的定点医院之一,院党委在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做出了周密布控,各个科室和个人纷纷主动递交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请战书,表明自己参加这场战“疫”的决心。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六十多人踊跃报名,大家都想在这场战役中贡献一份力量!每一个人都在请战书上庄重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时刻都准备着进入病区上“前线”!主动请战一线的ICU医生姚鸿屹疫情就是命令!紧急任务说来就来!前线需要ICU人!姚鸿屹,中共党员,副主任医师,从医数十余载始终把病人生命放在第一位。自疫情暴发后,他是第一批向医院上交请战书的个人之一,谈到他的想法,他说:第一我是一名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这时候出现!第二,我是一名重症医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肯定能帮助更多的人,我必须冲向前线去救治病人。第三,我相信医学的力量,科学终究会战胜病毒,我想在前线第一时间和大家一起享受胜利的喜悦。图中右一为姚鸿屹副主任医师这几句话正是姚鸿屹医生日常工作生活的写照,2019年他服从医院安排,响应国家“医联体”的号召,担任衡南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充分运用南华医院技术优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下级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提高,让衡南县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 临危接到任务的ICU副护士长伍思娜2月3日,刚下班到家的ICU副护士长伍思娜接到医院的电话:隔离区收了一个重症患儿,需要上呼吸机,需要一名有丰富经验的ICU护士。伍思娜接到电话二话没说,直接收拾好行李匆匆离家。为了减少家人的担忧,她向自己的母亲和孩子说自己有事加班,尽管临别时女儿哭着不愿让她来“加班”,但从接到通知到穿上隔离衣进入病房抢救她仅用了不到30分钟。为了更加方便的穿上隔离防护装置,在进入隔离区前她匆匆让同事用剪刀直接剪短了她留了10年的长发。领导们视频慰问着前线的战士们,与伍思娜副护士长交谈中,她说这些小妹妹们刚来时多少有点害怕,我不害怕,我是她们的老大姐!领导放心,我会保护她们的!隔离区中的伍思娜副护士长,穿着密不透风的隔离服,戴着护目镜,丝毫看不出平时的俊俏模样,可她和千千万奋战在第一线的“战士们”一样在我们心中留下的是最美好的模样!这是一个新冠肺炎患者,当时进入隔离区后,她绝望极了,不愿意配合高流量氧疗,在姚鸿屹与伍思娜对高流量仪器参数进行调整加上耐心疏导,患者慢慢的适应了这种吸氧方式,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转危为安!患者重新对生命充满的希望!把患者的需要放心里的贺承健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贺承健是第二批进入隔离区的医务人员,自从疫情发生以来,他第一时间向党委递交了请战书,第一批虽然没有派他进驻,但他的心早已进入。隔离区第一批医护人员值守还未结束时,贺承健已经多次向隔离区医护人员了解在院患者的病情,为接替第一批医护人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所以第一批隔离区医务人员换班时,贺承健能快速的接收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安排来自兄弟医院前来支援的专家团队。在隔离区,他担任医疗组组长,既是指挥员又当排头兵。在他的带领下,来自三个不同医院的医疗救援队的疫情救治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南华医院隔离区已经有18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了!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传过来,隔离区的战友们亲切的叫贺承健为战神。我们期待在他的带领下,能有更多的确诊患者治愈出院。“把患者的需要放心里,把群众的需要放心上”,这是贺承健副主任一直以来铭记在心的信条,曾经援疆一年半的贺承健说:隔离区的工作虽然很艰辛,看到患者需要我们,看到一个个重症患者脱离危险直至康复出院,这就是我作为一个ICU人最大的幸福。面对疫情,他们是千千万万重症人的缩影,重症医学科全体同仁纷纷表示: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誓做“前线”最强大的突击队,有召必战,有战必胜!他们随时等着组织的召唤!
2020.02
12
【抗击疫情第一线】姜志胜副校长一行到附属南华医院慰问临床一线专业学位 研究生及住培医师
2020年2月7日下午,南华大学副校长姜志胜、衡阳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陈端阳、副院长曾国一行,由南华临床学院副院长邹伟、教学科研部主任傅念、临床教学支部副书记罗海燕陪同,深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临床一线,看望和慰问助力抗新冠肺疫情、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的专硕研究生及住培医师。姜志胜副校长亲切慰问急诊科专硕研究生及住培医师姜志胜副校长亲切慰问神经内科专硕研究生及住培医师今年春节前夕,一场始料未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大地。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医学事业的储备资源和后备力量,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的专硕研究生及住培医师,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的主动请缨,要求参加疫情防控第一线,精心救治患者;有的坚守在培训基地,与带教老师并肩作战,坚决稳定医院的大后方;有的暂时滞留家乡,利用专业所学,协助当地居民进行疫情防控。专硕研究生及住培医师参加临床晨会交班专硕研究生及住培医师在细心查看病人三十的年夜饭 学员坚守临床一线看到春节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一个个斗志昂扬、激情澎湃的学员,姜志胜副校长高度赞赏了南华医学人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特别是在岗的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们,跟着老师和前辈,新春佳节,职守岗位;面对疫情,无所畏惧。姜志胜副校长嘱托学员们,目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培训基地肩负着繁重的新冠肺防控任务。要尊重科学,严格按照防控指南,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做好各项救治工作。要把疫情当课堂,毫不放松地抓好临床和公共卫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用。要尊重培训基地在特殊时期对轮转计划的调整,全力以赴完成各项培训任务。姜志胜副校长还详细询问了专硕研究生、住院医师开展传染病知识培训和防护技能培训的情况,并充分肯定了医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关心、培训、妥善安排和保护。姜志胜副校长要求医院合理安排返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住院医的临床工作,做好住宿安排,规范防控,在保障正常医疗工作的情况下减少人群聚集;密切医院各级关注住院医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要利用互联网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指导;根据大学要求,做好日报制度,密切掌握了解专硕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相关动态。教学科研部和临床科室均表示将上下齐心,严抓共管,做好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积极做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大家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02
10
【抗击疫情第一线】隔离区的温情元宵节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但是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同志们丝毫不敢松懈,仍然坚守在岗位上,院领导在元宵节之日为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医务人员送去了暖心的汤圆。虽然他们不能和家人团圆,但是心在一起,就是团圆。在隔离区内,他们每天面临的都是未知的危险,上岗前要花上10多分钟穿防护服,同班的兄弟姐妹互相帮忙检查,确认细节,只有先确保自己的安全,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治疗。医务人员通过专用通道,经过清洁区、半污染区,最后进入污染区。在这里,他们要为每位患者采集咽拭子、分泌物等标本,定时量体温,观察病情变化,定时完成病房消毒,分发药物……工作时戴着防护面罩、护目镜,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被闷得汗流浃背,连喘气都费力,口罩和护目镜在脸上、额头上压出了印子,鼻梁被磨到破皮。为了节约防护用品,值班期间都不敢喝水,怕上厕所,工作强度比普通病区不知高了多少倍。期盼疫情早日结束,他们可以与家人面对面拥抱,迎来真正的团圆!
2020.02
08
【抗击疫情第一线】校长张灼华赴附属南华医院慰问抗疫一线医务人员
2月5日下午,校长张灼华、副校长姜志胜赴附属南华医院看望慰问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线医务人员,并查看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副院长曾国等同志陪同慰问。张灼华一行实地查看发热预检及新冠肺炎救治隔离区首先,张灼华一行实地查看了发热预检及新冠肺炎救治隔离区,详细了解隔离区的工作安排和人员值班情况,重点询问了隔离区内设施设备、防护物资等准备情况。张灼华校长一行与视频慰问隔离区一线医务人员随后,张灼华一行来到医院党政会议室,与隔离区医务人员视频连线,张灼华向坚守在隔离区的医务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详细询问了隔离区内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了解医务人员在隔离区内的需求,反复叮嘱一线的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注意劳逸结合。听取了院领导班子关于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的汇报,对附属南华医院防控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会上,张灼华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全院干部职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十分紧要的关头,南华医院要坚决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全体医务人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夺取这场抗击疫情阻击战的全面胜利;二是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杜家毫书记提出的“确保感染患者生命安全、确保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爆发和扩散、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工作目标,齐心协力,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让党旗在南华的每一寸土地上高高飘扬。三是要关心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尽快落实隔离区医务人员后续的医学观察工作。四是全力保证医疗救治物资的供应。对物资的使用数据做到及时整理,及时上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五是要做好医疗队伍的调配,充分发挥南华大学各附属医院的力量和优势,保障在附属南华医院收治的患者都能够顺利康复出院,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南华医院全体领导班子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慰问。
2020.02
06
【抗击疫情第一线】你们守护生命,我们守护你们
随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大家都心系着在一线与疫情抗战的医务人员,为他们捏着一把汗。当医务工作人员在一线冲锋陷阵的时候,也有一群人虽不能上“战场”,但却想为“战场”上的他们做些什么,默默为他们服务,他们的名字叫后勤人。从儿科搬家,隔离病房的改造到为保障隔离病房以及全院医护人员医疗物资、后勤物资的输送,每一个环节的完成都离不开后勤人。因为医废工作人员已下班,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后勤保障部的欧阳军同志,在院感科李贤主任的现场指导下处理临时产生的医疗废物,此处医疗垃圾均为新冠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产生的垃圾。此次操作危险性很大,但为了能及时处理好医废,避免交叉感染,欧阳军同志挺身而出。此外,全部新冠肺炎患者晚上的外出放射科集中检查也都是他带队在执行安保任务。原先的感染科病区与儿科病区相邻,由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必须在短时间内将儿科病区全部搬离,并且将腾空的儿科病区改造为感染科隔离病区。由于时间紧迫,为保证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顺利转入我院感染科病区,所有水电工、木工师傅们通宵加班改造隔离病房,为隔离病房的生活条件、医疗条件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为抗击疫情,机关后勤的同事们在团委的号召下,组成了一支抗击“新冠肺炎”的志愿者队伍,爱心物资的搬运与发放、手工制作指引标识等这些都是志愿者们的日常,大家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协助疫情防控,帮助进入隔离区的一线医务人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保障工作繁琐且重要,如果把一线医护人员比作一辆车的引擎发动机,那么后勤保障人员就好比车的零部件,缺一不可,互相联动才能够保证正常运转。抗击疫情刻不容缓,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没有哪个环节可以缺失,相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汇聚成打赢这场战役的强大合力!
2020.02
05
1 216 217218 21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