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南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举办“爱耳日”义诊宣教活动
  3月3日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定为“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旨在强调科技在改善听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耳朵,作为人类聆听世界的窗口,不仅让人们能够听到美妙的声音,更是感受丰富人生的重要媒介。因此,科学用耳、健康护耳,增强爱耳护耳意识,对于维护健康的听力至关重要。  为了积极响应这一主题,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团队于3月2日上午,在医院门诊大厅一楼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义诊宣教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高市民对爱耳护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活动现场,医护团队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了专业的耳部检查服务,详细解答了他们在听力健康方面的疑问,并耐心讲解了如何科学用耳、预防耳部疾病等知识。同时,他们还通过展板、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了听力保健的重要性和相应方法。  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许多市民表示,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了解了更多关于听力健康的知识,还深刻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爱耳护耳的行动,努力维护自己的听力健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耳部健康的涵盖面应当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南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将一如既往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准,做市民耳部健康的守护者。 健康科普耳朵的基本结构(图源网络)耳朵是我们感知声音、理解语音的窗口。然而,现代生活中,我们的听力却常常面临各种威胁。长时间佩戴耳机、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不正确的清洁方式等都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因此,我们需要时刻警惕,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听力。健康用耳的方法1、远离噪音。长时间接触噪音会导致耳蜗外毛细胞和内毛细胞的损伤,造成永久性的听力损失。为减少噪音的危害,请正确使用耳机,记住“60-60-60”原则:①环境声音不超过60分贝;②戴耳机音量不超过功率的60%;③连续戴耳机时间不超过60分钟。2、避免耳朵进水。日常洗头洗澡时要注意,如果有水进入耳道,要及时晾干,以免引发外耳道炎。尤其是喜欢游泳的人,在游泳时最好佩戴游泳耳塞。3、正确擤鼻涕。擤鼻涕时应注意,手指只能压住一侧鼻翼,再擤出另一侧鼻涕,切勿同时捏住两侧鼻翼而用力呼气,因为鼻腔后部与中耳腔通过咽鼓管相通,擤鼻不当会将鼻腔内分泌物驱入中耳腔,从而引起中耳炎。4、科学饮食,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锌、铁、钙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有利于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液供应,防止听力减退。5、耳朵不适,及时就医。当耳朵出现痒、痛、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
2024.03
03
喜报!南华医院在湖南省第四期医院卓越服务案例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2月29日,由湖南省医院协会举办的第四期卓越服务培训班暨卓越服务案例竞赛在长沙举行,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诊科选送案例《优化急诊危重症患者转运流程—降低危重症患者转运风险》从全省300余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医院卓越服务有关意见的通知》湘卫医发〔2022〕22号等文件精神,将医院卓越服务向纵深推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湖南省医院协会举办了此次竞赛。竞赛共分为初评和决赛两个赛程,全省共有312个案例参赛,经过严格遴选,76个优秀案例入围决赛。  在此次竞赛中,南华医院获奖案例由急诊科护士长黄小英主持,得到急诊科主任魏红江、护理部主任陈莉、质量评价办主任阳文任的精心指导。决赛现场,急诊科护士何慧琴和雷攀进行精彩的PPT汇报,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以出色的表现斩获佳绩。  该案例展示了南华医院急诊科在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采取的实质性举措。科室通过查找问题,制定相关制度与流程,同时制定危重患者转运标准化作业清单与严格质控体系,通过同质化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制度与流程的落实。同时把握关键环节,对仪器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规范转运交接本、改进转运包、规范转运站位、确定最佳转运路线等,保证患者安全转运。对危重病人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预案,并组织医务人员反复演练。科室还坚持每月对危重病人转运进行总结分析,持续改进,不断优化流程,守住了危重患者的生命之门。这次案例竞赛就是对南华医院急诊科日常工作的充分展示。  健康中国,急诊先行!南华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安全至上。南华医院急诊人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2024.03
02
担当实干创佳绩,忠诚履职谱新篇——南华医院举办2023年度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
  为加强医院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中层干部的履职能力,促进各科室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激发医院高质量发展动能,3月1日下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召开2023年度中层干部述职报告会。医院党委书记周玉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在家院领导、全院中层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伟军主持。  会上,19名参加口头述职的中层干部逐一盘点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清单,以PPT的形式举实例、摆数据、亮举措,就全年重点工作、年初既定目标完成情况、工作亮点、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对2024年度的工作提出了新思路、新目标和新规划。  述职结束后,党委书记周玉生讲话。他肯定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医院发展的不足之处以及仍需努力的方向,同时向全体中层干部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深化学习,筑牢政治之基,成为解放思想的“领航员”;二是要凝聚团队,激发奋进之力,成为担当有为的“排头兵”;三是要创新实践,开拓发展之路,成为开拓创新的“先行者”;四是要坚守底线,展现党性之光,成为自律自强的“守护者”。  此次中层干部述职会,为全院中层干部搭建了一个相互沟通、经验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进一步增加了干部履职的责任感和工作的积极性。在新的一年,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将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投身医院高水平现代化建设,奋力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03
02
以雪为令 南华医院后勤保障部齐心协力保安全
  近日,衡阳市多次迎来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瞬间银装素裹。少见的大雪和冻雨导致路面积雪和结冰严重,严重影响了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出行安全,也给院内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南华医院后勤保障部以雪为令,迅速行动,在副院长汤国辉的组织带领下,后勤各科室、保洁保安人员组成小组积极开展了铲雪除冰工作。  早高峰期间,后勤小组第一时间开展清雪工作,针对如门急诊入口、门急诊至住院大楼通道等人多易滑区域进行着重清理,全力保障医院患者及家属出行安全。  医院后勤团队利用专业除雪工具和融雪剂进行清雪除冰,确保全院各处安全通行。同时在医院大门至门急诊等易滑处铺设防滑垫,并设置防滑警示标识。  在巡查过程中,汤国辉副院长还关注到了医院内树木的情况。由于降雪和风力的影响,部分树枝可能会断裂或倾斜,存在安全隐患。随即,后勤人员对这些树枝进行修剪和清理,以确保院内安全。  南华医院后勤保障部以此次清雪行动为契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院内安全稳定与道路畅通,用实际行动守护南华医院的安全。
2024.02
26
临危受命,“呼吸与共”——南华医院增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
  春节期间,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峰期,伴随着新冠、甲流、乙流等疾病的散发流行,呼吸疾病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数量急剧增加。为有效减轻就医压力,充分合理调配医疗资源,2月19日晚,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领导班子当机立断,整合资源、统筹协调、迅速部署,增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各科室积极响应,纷纷援建新病区,全力以赴确保患者及时救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院长贺军指导工作  2月20日清晨,南华医院副院长刘龙飞亲自部署,各职能部门快速响应,南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在综合楼二楼正式开设。各医疗物资、设施和设备也纷纷进驻,科室成立当天上午所有设备均已完全到位,下午三点开始收治患者。△副院长刘龙飞查看危重患者  “快”,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的关键词。科室成立快、组建医护团队快、医疗设备设施到位快、新增医护人员适应快。“快”的背后,是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各科室的全力配合;“快”的背后,是医护人员超强的执行力和凝聚力。△医护人员助力新病区开设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谷刚和护士长伍思娜接到任命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着手组建科室。主任医师田科根据科室患者情况,将医生分组,随时保持战斗力,并结合各自专业,共同救治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护理人员被分配到各个组,确保责任到位,管理细致。虽然这是一个新成立的科室,但是每位医护人员都经验丰富,共同助力新病区的开设。在此期间,医院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多次前往科室指导和慰问,全力支持医务人员的工作。△科室部署安排工作  新开设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收治了许多高龄患者,其中大多为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房颤、心律失常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患者通常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精神和身体状态较差,治疗复杂且难度大。南华医院医疗团队反复认真研讨并评估病情,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进行科学精准的救治,同时护理团队提供无微不至的护理,许多重症患者入院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  近三个月以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直高负荷运转,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是往年同期的几倍。许多医护人员都在带病坚持工作,护士长伍思娜需要同时兼顾新、老病区的工作安排,吃住均在科室,已无暇顾及家庭和年幼的孩子。病区里持续充斥着呼叫器的“滴滴”声和医护人员们匆忙的脚步声。  伍思娜表示:“虽然加班成为常态,但没有人抱怨;尽管病患数量激增,但医护人员始终坚守在患者身边。患者们理解、支持并配合我们的工作,这给予了我们巨大的鼓舞和动力。我们也将竭尽所能,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4.02
26
1 124 125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