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南华医院第一党支部医疗团队赴耒阳市小水镇开展健康义诊活动
  5月31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第一党支部的医疗团队在中医科主任欧阳波的带领下,深入耒阳市小水镇,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关爱健康,温暖小水镇”的义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小水镇居民提供专业医疗咨询与个性化服务,并特别关注了当地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活动当天,南华医院医疗团队携带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深入小水镇的多个社区,为居民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和医疗咨询。团队成员包括医院中医科、急诊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全科医学科、药剂科等多个科室的资深医生,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耐心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群众。  医疗团队详细询问居民的身体状况,认真查阅他们带来的检查报告,细致分析病情,并根据个体情况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和用药指导。同时,专家们还积极普及健康知识,教授居民如何预防常见疾病、日常保健方法及正确的用药知识,帮助他们提升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南华医院的医疗团队还向小水镇居民普及了健康知识,包括如何预防常见疾病、日常保健方法以及正确的用药指导等。医疗团队帮助居民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自我保健能力。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为120余名群众提供了诊疗服务,受到了小水镇政府和居民的高度赞誉。“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免费咨询、免费看病,真是我们的福气啊!”小水镇镇长对南华医院的善举表示衷心感谢,并期望双方能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小水镇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南华医院第一党支部的医护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积极开展此类义诊和科普宣讲活动,将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工作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成为人民信赖的健康守护者。
2024.06
04
南华医院儿科举办“六·一”系列活动,医患共庆儿童节
  在第74个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儿科在6月1日精心策划了一场主题为“快乐六一,我健康,我快乐”的“六·一”系列活动,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欢乐与温暖。  当天上午,儿科主任刘晓日、护士长周辉辉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在院治疗的小患者们送上了节日的诚挚祝福和精心挑选的礼物。这份特别的关爱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田,也传递了医院对患儿健康的深切关怀。  节日的氛围同样蔓延到了儿科门诊和儿童保健康复门诊。为了让患儿家庭感受到更多的节日惊喜,医院特别为当日就诊的患儿免除挂号费,并为前50名就诊的患儿准备了精美的节日礼物。  下午,儿科住院部大厅内人头攒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健康公益讲座在科室主任刘晓日的主持下拉开序幕。耳鼻喉科负责人邹上初、儿科副主任吕剑、主治医师唐美玲以及营养师聂颜冰分别就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讲座内容“干货满满”,涵盖鼻炎、鼻窦炎及腺样体肥大的日常护理、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治疗、儿童生长发育的注意事项以及婴儿辅食的科学添加等,都是家长们十分关心且渴望了解的话题。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有奖问答和竞赛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家长们积极参与,孩子们欢声笑语,共同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愉快的下午。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参与人员合影留念,留下了这难忘的一刻。此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与温暖,也进一步增强了医院与患儿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未来,南华医院儿科将继续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专业的技术和更为卓越的服务,为广大儿童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24.06
04
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跻身全国百强,五年ASTEM排名稳居前列
  近日,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公布的最新数据中获悉,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8-2022年最新五年的总科技量值ASTEM(危重症医学)排名中,紧随省城强院之后,强势跻身全国百强,并位居全省第五名的佳绩。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医疗领域的不俗实力,更是对其多年来在医教研协同发展方面不懈努力的高度肯定。  科技量值(STEM)自2018年首次提出以来,经过六年的研究与发展,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涵盖了医院评价、学科评价等多个领域,并扩展院校、人才、团队、平台、项目评价,形成STEM品系。而总科技量值(ASTEM)作为对过去若干年度(一般为过去五年)数据的重新测算,充分考虑了科学研究的长期性特点,立足当前科技评价的价值取向,确保体系稳定的同时,进行客观审慎的动态调整与完善。  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1644家三级医院、31个学科,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已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跻身百强,并在后续2018-2022年的总科技量值(ASTEM)测算中更进一步。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医院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他们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教研协同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一直以来都承担着救治危重症患者的重任。他们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护团队,配备了一流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为患者提供了全方位、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手段,为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此次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跻身全国百强,不仅是对其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发展的期许。南华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也将继续加强医教研协同发展,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2024.06
03
南华医院成功实施肺部肿瘤冷冻消融术,两位高龄患者康复出院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胸心血管外科联合肿瘤防治中心、手术麻醉室,成功为两位高龄患者实施了肺部肿瘤冷冻消融术(靶向刀)。目前,这两位患者均已顺利康复出院。该技术的成功开展,为肺部结节、肺部肿瘤患者提供了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标志着医院在肺部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据悉,患者肖先生(化名),85岁高龄,发现左肺实性结节已有一年多,且结节逐渐增大;另一位患者谢先生(化名),80岁高龄,被诊断为肺癌并伴有双侧肋骨骨转移,病情已处于晚期。经过南华医院专家团队的详细评估和多学科讨论(MDT),确定这两位患者均不宜进行传统手术切除,实施冷冻消融术成为更合适的治疗选择。△术前讨论规划  5月28日,在国际冷冻中心首席专家、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副主席牛立志主任医师的指导下,南华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张毅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地为两位患者实施了肺部肿瘤冷冻消融术。术中,医生们利用先进的靶向刀技术,精准灭活肿瘤细胞,整个手术过程进展顺利。△牛立志主任指导手术实施  术后,患者恢复迅速,肺部肿瘤细胞灭活效果显著。很快便能返回病房,正常进食和下床活动,且几乎无疼痛感,皮肤上只留下针眼大小的伤口。这一治疗成果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高度评价。△术后皮肤上仅留下极小伤口  南华医院此次采用的冷冻消融技术(靶向刀),采用复合式液氮肿瘤冷冻原理,通过快速降温和升温的冷热循环,有效灭活肿瘤细胞。该技术具有治疗痛感低、耐受性好等优点,尤其适合高龄、高危及病灶接近胸膜部位的患者。同时,它还能显著激活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活性,为综合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手术中影像  为进一步加强对冷冻消融技术的学习,5月29日晚上,张毅教授带领胸心血管外科及放疗中心(肿瘤防治中心)手术麻醉室全体医护人员与牛立志主任医师开展学术交流。  张毅教授表示,肺部肿瘤冷冻消融术的成功开展,为肺部结节、肺部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科室将继续秉持“综合治疗与个体化精准治疗”相结合的理念,为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追求目标。  牛立志专家强调,冷冻消融技术适用于多种肺部结节、肺部肿瘤患者,特别是对于那些因各种原因无法耐受或拒绝传统手术切除的患者,冷冻消融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案。他呼吁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关注这一技术,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相关科普  目前用于肺部结节、肺部肿瘤的消融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南华医院应用的靶向刀,采用复合式液氮肿瘤冷冻原理,属于第四代肿瘤冷冻治疗技术。  它采用液氮快速降温到-160℃,维持超低温冷冻15分钟,再用氦气快速升温到零上60度,维持3分钟,重复上述冷热循环,并在CT引导下观察病灶消融情况,冷热循环治疗后,肿瘤细胞彻底坏死。  1.这种消融模式,其优势在于:  ①治疗痛感低,耐受性好,尤其适用于高龄、高危、病灶接近胸膜部位等患者;  ②可显著激活患者自身的抗肿瘤免疫活性,联合靶向、免疫、化疗等治疗手段,可有效提升肿瘤治疗效果,因此尤其适用于需接受综合治疗的肿瘤患者。  2.适合应用消融技术治疗的肺部结节、肺部肿瘤患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①因心肺功能差或高龄不能耐受手术切除;  ②拒绝行手术切除;  ③外科切除后又新出现的病灶或遗留病灶,患者无法耐受再次手术或拒绝再次手术;  ④多发磨玻璃结节(先消融主病灶,其他病灶根据发展情况考虑再次消融);  ⑤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胸膜黏连或胸膜腔闭锁;  ⑥单肺(各种原因导致一侧肺缺如);  ⑦重度焦虑,经心理或药物治疗无法缓解。
2024.06
03
喜报!南华医院2位90后科研新星入选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
  近日,中共衡阳市委人才办和衡阳市科协联合公布了2024年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立项结果,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2位90后科研新星——刘芙蓉博士和易理伟博士,成功入选新一批“小荷”科技人才专项。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南华医院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巨大鼓舞,标志着南华医院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授予2024年“小荷”科技人才荣誉证书(左一易理伟博士,左二刘芙蓉博士)  一直以来,南华医院积极落实中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指示精神,坚持人才引领发展、人才优先发展。在医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全院上下一心,紧抓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深入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在引才上下真功、在育才上使真劲、在留才上用真情、在用才上出真招。  目前,南华医院共有3人入选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其中贺樟平入选2023年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刘芙蓉和易理伟入选2024年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作为南华医院科研团队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各自的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南华医院一直高度重视科研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此次两位90后科研新星的入选,不仅为医院赢得了荣誉,也为衡阳市的科研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南华医院将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荷”科技人才简介  刘芙蓉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药剂学专业。2022年4月入职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药学部,现任临床药学研究所副所长,担任衡阳市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卫生科研课题一般资助项目1项,入选2024年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累计发表SCI论文8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大于15。主要从事纳米医学及抗肿瘤药物递送领域相关研究工作。  易理伟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药学专业,2021年入职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药学部,现任职药学部副主任,担任衡阳市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各一项,入选2024年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国家专利2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与新药发现、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用药。  贺樟平,硕士毕业于南华大学病原生物学专业,现为南华大学基础医学在读博士。2023年1月入职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检验科,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入选2023年衡阳市小荷科技人才专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累计发表SCI论文7篇。主要从事衣原体的致病机制、囊泡运输方向相关工作。
2024.05
31
1 107 108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