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12月28日,我院肾内科联合彩超室、心血管内科,在超声引导下,成功开展衡阳地区首例超声引导下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PTA)。该技术是通过患者皮肤表面穿刺内瘘血管,送入球囊扩张导管,在超声引导下对血管的狭窄部位进行扩张,矫正狭窄部位,恢复正常血管内径,从而达到满足血液透析患者血流量,保证透析质量,延长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目的。
患者欧女士,47岁,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一年,合并高血压,近期在外院行透析时内瘘血管血流量不足150ml/min,不能满足透析要求,故转诊至我院肾内科。经检查发现患者内瘘瘘口上方有一段血管非常狭窄,彩超测量内径仅0.8mm,这是血流量不足的主要原因。在经过彩超定位、测量、反复硏究解剖结构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于12月28日上午在超声引导下顺利进行了PTA。该手术由彩超室沈严严主任负责彩超引导,肾内科罗湘俊主任、心血管内科齐明旭主治医生负责操作,手术耗时2小时,术程顺利,使狭窄部位矫正至内径2.8mm,没有出血、血栓等并发症形成。患者于2018年1月13日血液透析首次使用扩张后的内瘘血流量可调至250ml/min,满足透析血流量要求,保证了透析质量。
动静脉內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动静脉内瘘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受长期反复穿刺部位瘢痕增生、个体血管质量差、血管钙化、硬化等影响造成。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造瘘,这样既破坏了患者的血管,使长期生存患者未来的透析血管耗竭,同时也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经皮动静脉内瘘球囊导管扩张术是目前治疗内瘘狭窄的最新技术,能够有效延长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内瘘狭窄、透析血流量不足、动脉纤细的患者,通过扩张内瘘狭窄处使内瘘得以重新使用。另外,该手术损伤小、恢复快,基本不影响透析,操作安全,可避免手术切开导致的组织粘连及损伤血管、神经等。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简化了处理流程,还有望延长透析患者的寿命。
目前,湖南地区开展该项技术的医院极少,该项新技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为动静脉内瘘修复提供了新方法,将为广大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