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喜讯!创新“五心”护理模式,南华医院手术室团队荣获省级竞赛荣誉
6月28日,在湖南省护理学会日间手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日间手术优质护理案例竞赛”中,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案例《身安、心安:日间宫腔镜手术全周期“五心”护理模式》,从全省5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本次竞赛以“提质增效·协同发展”为核心主题,聚焦日间手术安全、效率、体验与协作的全面提升。南华医院手术室护士张萌带来的《日间宫腔镜手术全周期“五心”护理模式》精准对接这一主题,创新性地构建了贯穿日间宫腔镜手术全周期(术前-术中-术后-随访)的“五心”护理模式。“五心”模式不仅是护理技术的整合,更是护理理念的革新。此次获奖是湖南省护理学会对南华医院日间手术护理专业化、精细化、探索化的高度认可。南华医院手术室团队将以此次荣誉为起点,持续深化“身安、心安”护理品牌建设,将“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理念融入日常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温暖的日间手术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坚实力量!
2025.07
04
党建引领聚合力 健康义诊惠民生 ——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巡回医疗队赴衡南县泉溪镇中心医院开展“党建红·健康绿”巡回医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7月2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赴衡南县泉溪镇中心医院开展“党建红·健康绿”七一巡回医疗义诊活动,将健康与关怀送到了基层群众身边。活动当日,烈日炎炎却挡不住医疗队与居民的热情。团队一到泉溪镇中心医院便迅速搭建起涵盖内科、外科、心血管内科、儿科等多科室的诊疗平台,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咨询、诊断及基础检查服务。内科专家细致询问居民病史,测量血压血糖后给出个性化健康指导;外科专家则通过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演示等方式,帮助骨关节疾病患者缓解症状。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感慨:“以前去医院看病,路途远、排队久,今天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大医院专家的治疗,真是太方便了。”随后,医疗队深入病房开展教学查房,专家们认真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针对疑难病例与基层医生共同探讨诊疗方案。同时,他们还就基层医院在临床诊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水平。“通过这次查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一些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泉溪镇中心医院的一位医生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此次活动是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生动实践。党员医疗工作者既要锤炼医术,更要践行服务群众的初心。通过送医下乡,切实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同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联动发展。此次巡回医疗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健康红利,更为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2025.07
04
党建引领聚合力 健康义诊惠民生 ——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巡回医疗队赴衡南县泉溪镇中心医院开展“党建红·健康绿”巡回医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7月2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赴衡南县泉溪镇中心医院开展“党建红·健康绿”七一巡回医疗义诊活动,将健康与关怀送到了基层群众身边。活动当日,烈日炎炎却挡不住医疗队与居民的热情。团队一到泉溪镇中心医院便迅速搭建起涵盖内科、外科、心血管内科、儿科等多科室的诊疗平台,为当地居民提供免费咨询、诊断及基础检查服务。内科专家细致询问居民病史,测量血压血糖后给出个性化健康指导;外科专家则通过手法复位、康复训练演示等方式,帮助骨关节疾病患者缓解症状。一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感慨:“以前去医院看病,路途远、排队久,今天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大医院专家的治疗,真是太方便了。”随后,医疗队深入病房开展教学查房,专家们认真查看患者的病历资料,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并针对疑难病例与基层医生共同探讨诊疗方案。同时,他们还就基层医院在临床诊疗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疗水平。“通过这次查房,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一些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泉溪镇中心医院的一位医生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此次活动是南华医院第十党支部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生动实践。党员医疗工作者既要锤炼医术,更要践行服务群众的初心。通过送医下乡,切实解决基层看病难问题,同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联动发展。此次巡回医疗活动不仅为居民带来健康红利,更为基层医疗能力提升注入新动能。
2025.07
04
核医之光,照亮基层医疗之路 ——南华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杨青赴衡东县人民医院授课赋能学科发展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进步,核医学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为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核医学的认知与应用能力,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核医学科专家杨青主任受邀赴衡东县人民医院开展专题授课,赋能基层医疗。杨青主任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系统阐述了核医学的基本原理、发展脉络及前沿技术。他结合实际案例,生动展示了新型放射性药物研发、分子影像技术等创新成果在疾病精准诊断中的关键作用,凸显了核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独特价值。针对甲状腺疾病、肿瘤等常见病,他深入解析了核医学在甲状腺功能检测、肿瘤早期筛查及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在肿瘤诊疗领域,他详细讲解了PET-CT等核医学检查手段在肿瘤的早期筛查、分期、疗效评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分享了放射性核素治疗肿瘤的原理、适应症和临床效果,让参会人员对核医学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互动环节中,衡东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踊跃提问,围绕特殊病例诊断、多模态影像联合应用及放射性核素治疗副作用处理等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杨青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务实的解决方案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参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解决了诸多临床困惑。此次授课内容详实、针对性强,赢得了衡东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高度赞誉。通过杨青主任的精彩分享与互动,不仅显著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对核医学的认知水平与技术能力,更为核医学技术在基层的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活动同时深化了南华医院与衡东县人民医院的学术合作,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注入了新动能。
2025.07
04
百岁老人跌倒“髋部”难行,南华医院关节置换术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助其重获行走能力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关节外科成功为一位百岁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使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即能下地行走,书写了高龄骨折治疗领域的突破性篇章。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医院在处理复杂、高风险骨科病例上的卓越实力,也凸显了现代医疗技术与康复理念为高龄患者带来的巨大福祉。有百岁高龄的患者冯奶奶因不慎摔倒,被紧急送入南华医院,诊断为“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髋部骨折素有“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之称,其高危性源于传统治疗方案的局限性。以髓内钉固定术为例,患者需长期卧床2至3个月等待骨骼愈合,期间易引发坠积性肺炎、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及压疮等严重并发症。关节外科黄忠名主任介绍,长期的卧床是高龄患者康复路上的“拦路虎”,多数高龄患者因长期卧床导致身体机能全面衰退,最终丧失站立能力。面对百岁患者冯奶奶的紧急病情,团队迅速启动了多学科诊疗(MDT)展开全面评估,突破年龄限制制定创新方案。通过联合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老年医学科等的专家,团队排除手术禁忌症后,果断放弃传统内固定术,转而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该技术通过微小切口植入人工关节假体,即刻重建髋关节稳定性,使患者无需依赖骨折自然愈合周期,实现“损伤即修复”的治疗目标。手术成功关键的另一大亮点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全程实施。该模式通过多模式镇痛、微创技术、麻醉优化及早期活动干预,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冯奶奶术后24小时内即恢复行走能力,彻底颠覆了高龄骨折患者“一病不起”的认知。患者家属特赠送“医德高尚去病痛,关爱病患暖人心”锦旗,这既是对关节外科医护团队的赞扬和认可,更是对南华医院医疗技术的深深信任。
2025.07
03
1 5 6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