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无形咬痕”牵出“隐形杀手”:南华医院成功救治恙虫病高龄患者
盛夏时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72岁的资奶奶在田间辛勤劳作后归家,却突然持续高烧不退,浑身酸痛无力。起初,家人和当地医院都误判为普通感冒,在当地医院进行输液治疗却未见好转,资奶奶的体温始终在39度以上反复。不仅如此,她的病情还逐渐恶化,出现了肝、肾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甚至意识也变得模糊,连家人都不认识了。△烟头烫伤样焦痂面对这一危急情况,资奶奶被紧急转诊至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主任贺承健在仔细查看病人情况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细节——资奶奶右侧腹股沟皮肤处有一枚形似烟头烫伤的细微焦痂。结合资奶奶持续高烧、淋巴结肿大等典型症状,贺主任迅速锁定了一个名字:恙虫病。随后的脑脊液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判断——恙虫病东方体感染呈阳性。△检测结果诊断明确后,治疗团队立即给予特效药物多西环素进行精准治疗,短短24小时,资奶奶的持续多日的高烧即告消退,头痛与肌肉酸痛等症状也显著缓解。数日后,资奶奶恢复健康,重展笑颜,这场惊心动魄的生命争夺战宣告胜利。相关科普: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是由恙虫病东方体(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被感染的恙螨幼虫叮咬传播,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夏秋季(6-9月)为高发期,常见于野外草丛、灌木丛环境。恙螨幼虫(体长不足1毫米)栖息于潮湿草丛,叮咬人体时注入病原体。叮咬部位多位于隐蔽皱褶处(腋窝、腹股沟、会阴部等),初期无痛痒感,易被忽视。我国东南沿海、南方省份多发,洪水灾后河岸区域风险加剧。农民、野外作业者、郊游人群风险高。若未及时治疗,可进展为多器官衰竭:肝肾功能损害(黄疸、少尿)、心肌炎、肺炎、脑膜炎,甚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感染性休克,死亡率可达50%。医生警示:“恙虫病救治的关键在于‘快’字。”贺承健主任指出,“恙虫病早期表现极易与感冒混淆,腋窝、腹股沟等隐秘部位出现的焦痂,是识别此病的核心信号!”他特别提醒,近期南方雨水频繁,野外草木生长得格外丰茂,恙螨活动也愈发频繁。民众前往草地、树林等地时,一定要穿上长袖长裤,并将袖口、裤脚扎紧;回家后要马上洗澡换衣,仔细检查全身皮肤,特别是那些容易忽略的皱褶处。如果在野外活动或劳作后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热,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切勿延误病情。
2025.07
07
云端送健康,关爱零距离 ——南华医院乳甲外科吕鹏飞教授团队为衡阳公安系统开展线上+线下全覆盖健康科普活动
为切实关爱公安干警身心健康,提升甲状腺、乳腺疾病防治意识,7月4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乳甲外科吕鹏飞主任团队走进衡阳市公安局,开展“雁警大讲堂”专题健康讲座及义诊活动。活动通过“线下授课+线上直播”形式覆盖全市七县五区公安系统,不仅为在场三百余名警员及基层公安系统人员们送上专业医疗关怀,还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警共建的初心使命。活动现场,吕鹏飞主任以《甲状腺疾病科普防治及外科新进展》为题,结合临床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症状及科学预防措施,同时介绍了乳甲外科在腔镜手术及结节消融术方面的治疗新进展,强调了“定期筛查、规范诊疗”的重要性。王煜医生则围绕乳腺癌防治进行了专题分享,从高危因素识别、自检技巧到现代诊疗技术,为警员们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健康指导。讲座结束后,吕鹏飞主任团队还为现场警员提供了免费的甲状腺及乳腺B超检查及健康咨询服务。专家们利用便携式超声设备进行快速筛查,并耐心询问每位干警的身体状况,针对检查结果给出了个性化的建议。同时,护理团队还为每位参与检查的干警建立了健康档案,以便后续跟踪服务。本次活动创新采用“主会场+云端分会场”模式,通过实时直播将健康知识同步传递至衡阳七县五区公安分局,让全市公安系统同步受益。市公安局领导表示,该活动既体现了对干警身心健康的重视,更通过科技手段让基层一线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为提升队伍整体健康素质提供了坚实保障。作为湘南地区乳甲疾病诊疗的重点专科,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乳甲外科吕鹏飞团队长年受邀进行省内外手术会诊,积极推广腔镜、微创新技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兼顾美学效果,实现了甲状腺手术体表无痕化、乳腺手术表面无痕化。吕鹏飞主任作为中国红十字会“公益先锋人物”,始终践行公益使命。近年来持续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的健康公益活动。他表示,公安干警是平安建设的守护者,医院愿以专业力量为他们筑牢健康防线,未来将持续深化警医合作,共同谱写健康衡阳的新篇章。
2025.07
07
跨界融合启新篇!南华医院携手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共建睡眠医学“医工艺融合实践教学建设基地”
7月3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与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联合共建的睡眠医学“医工艺融合实践教学建设基地”成立会议暨“健康睡眠,基层共享”活动在南华医院顺利举行。此次会议融合了科普行动,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姚湘、南华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袁梅等领导与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睡眠医学领域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携手开启睡眠医学医工艺融合实践教学新篇章。△睡眠医学“医工艺融合实践教学建设基地”成立合影会议由湖南省睡眠研究会理事长汤永红主持。他详细介绍了与会嘉宾,并深入阐述了建立睡眠医学“医工艺融合实践教学建设基地”的战略背景与深远意义。随后,袁梅副院长致欢迎辞,她着重强调,此次医工艺融合实践教学建设基地的成立,是推动医学与设计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之举。期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实践教学、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助力提升医疗环境与医疗服务质量。△南华大学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姚湘讲话△南华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袁梅长致辞接着,姚湘院长指出,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工程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医疗领域变革的关键力量。医工艺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标志着双方在跨学科人才培养、产学研协同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松霖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教务办主任滕娇则围绕校企合作项目,对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环境设计方案进行了展示与场景化解读,并阐释了项目的整体规划,生动展现了医疗功能需求、人文关怀理念与空间美学原则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凤英主持的交流讨论环节将会议气氛推向高潮。双方专家以及在场的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生围绕设计方案的临床适用性与实用性等议题展开热烈研讨,现场思维碰撞,迸发出诸多创新火花。会议尾声,神经内科主任张平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会议成果,强调“医工艺融合”是未来医疗发展的重要趋势,呼吁双方团队紧密协作,以基地为平台,加速推动设计赋能医疗的构想落地,实现科学普及与科研创新的双赢局面。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环境设计标志着医工艺融合征程的开启,实践教学建设基地的揭牌既是起点,更是责任与使命。未来,双方将携手共进,以基地为依托,以创新为驱动,共同书写医工艺融合发展的崭新篇章,为推动医疗事业进步、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2025.07
07
Nature子刊重磅发布!南华医院廖勇仕教授参与跨机构研究,发布泛癌血浆蛋白质组图谱
近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廖勇仕教授参与的跨机构研究团队,在癌症精准诊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由复旦大学丁琛教授领衔,联合河北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及南华医院共同开展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IF:26.6)。此项研究通过对2251例血浆样本进行深度分析,首次成功构建大规模泛癌血浆蛋白质组图谱,系统揭示了癌症的分子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开发出高精度癌症诊断模型,为癌症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开辟了全新路径。7月2日,该研究成果以“Cancer biomarkers discovered using pan-cancer plasma proteomic profiling”为题,正式发表于《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南华医院廖勇仕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廖凌骁作为共同第一作者深度参与研究。目前,研究团队正积极推进该成果的临床验证,这一成果有望在癌症全周期管理中发挥更大价值。此次突破也标志着南华医院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与临床转化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医院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1-025-01448-y
2025.07
04
喜讯!创新“五心”护理模式,南华医院手术室团队荣获省级竞赛荣誉
6月28日,在湖南省护理学会日间手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日间手术优质护理案例竞赛”中,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案例《身安、心安:日间宫腔镜手术全周期“五心”护理模式》,从全省5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本次竞赛以“提质增效·协同发展”为核心主题,聚焦日间手术安全、效率、体验与协作的全面提升。南华医院手术室护士张萌带来的《日间宫腔镜手术全周期“五心”护理模式》精准对接这一主题,创新性地构建了贯穿日间宫腔镜手术全周期(术前-术中-术后-随访)的“五心”护理模式。“五心”模式不仅是护理技术的整合,更是护理理念的革新。此次获奖是湖南省护理学会对南华医院日间手术护理专业化、精细化、探索化的高度认可。南华医院手术室团队将以此次荣誉为起点,持续深化“身安、心安”护理品牌建设,将“提质增效、协同发展”理念融入日常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温暖的日间手术服务,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坚实力量!
2025.07
04
1 8 9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