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中心
小儿频繁点头抽动,竟然是得了烟雾病
2021年5月21日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原415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特殊疑难病例,一名6岁小男孩两个月前突然出现不自主眨眼,频繁点头,间断性发作,症状发作无明显规律性,睡眠时消失,近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入院后MRI检查发现脑内皮层-脑沟条状异常信号灶还伴有局部软化灶形成。脑电图检查正常。患儿以往身体一直很好,这突然出现的意外让整个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根据磁共振表现,考虑到脑血管畸形的可能性大,儿科积极邀请我院神经外科会诊,神经外科徐伟伟博士前往仔细询问病史,得知患儿跑步与同龄小孩相比更容易摔倒,右侧手掌经常不自主握拳样动作,患儿右手麻木感,仔细分析病史后,徐伟伟博士认为烟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或许需要手术治疗,建议转神经外科完善血流动力学评估,CTA及DSA检查,再进行下一步评估。详细向患儿家属交代病情后,打消了家属的疑虑,转入我院神经外科。神经外科邹钦主任迅速安排介入组吴小兵主任医师,谭阳辉医生对患儿实施了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发现患儿左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段靠右侧通过前交通动脉供血,脑底部可见增粗扭曲的血管影,左侧大脑后动脉畸形分叉,伴有烟雾状血管生成,侧枝循环建立。左侧脑膜中动脉及眼动脉增粗并向颅内代偿。CT灌注提示患儿左侧大脑半球血流量CBF比右侧明显降低,血流达峰时间TTP,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左侧明显延长,最终明确了烟雾病的诊断。神经外科邹钦主任、徐伟伟博士医疗组认真分析病情后,认为患儿左侧大脑半球出于缺血状态,并有多发梗塞灶,病情在不断进展,将来有可能影响患儿智力与肢体功能,有手术指征。详细向患儿家属交代了手术的风险与患儿可能获得的受益后,家属最终下定决心手术治疗。烟雾病的治疗约有6~7种手术方式,由于患儿年龄比较小,目前烟雾病分级为2~3级,手术医疗组认为,采用创伤比较小,效果比较好并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比较合理。2021年6月2日神经外科邹钦主任与徐伟伟博士为该患儿实施了左侧颞肌、大脑中动脉贴敷术及硬脑膜翻转术。术后无任何并发症,术后一周,患儿诉点头消失了,但据家属描述,点头症状明显好转,只偶尔出现,患儿右手麻木感及不自主握拳样动作消失,相信随着时间的延长,手术提供的脑外供血逐渐的增加,患儿的症状会越来越改善。本例病例是我院首次开展烟雾病的治疗,此次手术的成功在于学科间的积极合作、疾病的正确认识与合理的治疗方案、围手术期良好的管理以及ICU医生工作的严密配合,最后家属的信任与决心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前磁共振提示脑内多处梗塞灶,左侧后循环血管异常术前脑CT灌注成像术前患儿血管造影成像术中可见脑表大量侧枝血管生成术后短期可见TTP及CBF较前改善(左二图)术后7天患儿头颅外形正常,伤口愈合良好,无任何并发症神经外科徐伟伟博士温馨提醒: 烟雾病是以脑血管造影发现双侧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严重狭窄或闭塞,颅底软脑膜、穿通动脉等小血管代偿增生,形成脑底异常血管网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因在血管造影中,脑底的异常血管形状酷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故称为烟雾病。烟雾病年龄上呈双峰分布,多见于4~10岁儿童及青壮年。10岁以下儿童患者以缺血型为主,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可出现运动、意识、语言和感觉障碍。脑缺血症状在侧枝循环尚未建立足够的颅内代偿时可因过度换气而诱发,比如哭闹、剧烈运动、吃辛辣食物以及过度吹气等因素,长期的缺血可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患儿起病比较隐匿,无法准确表达,故需要仔细询问病史。成人患者既有缺血型,又有出血型,其中以出血型为主,多见脑室出血和脑内出血,多由于侧支血管或相关动脉瘤破裂所致。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常见症状,大量出血可导致死亡。烟雾病目前病因未明,药物治疗可作为初始治疗,但对本病无良好的疗效,积极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2021.06
25
【我为群众办实事】暖心!我院党政领导班子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6月25日上午,在“七一”前夕,南华医院党委书记周玉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邹伟,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应兰带领院党委办公室、工会及离退休办相关负责人对我院生活困难党员、在党50年党龄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进行了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并送上了祝福和慰问,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家庭幸福。走访慰问中,每到一处,医院领导都与老同志促膝谈心,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等情况,感谢他们过去为医院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向他们介绍医院发展变化与美好愿景。老同志们对医院的关心和照顾表示感谢,对医院近年来的发展和各项工作取得的佳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无比自豪,他们表示会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医院发展,共同奋进。      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每一位老党员,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为医院的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七一”前夕,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是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举措,医院对生活困难党员、在党50年党龄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的关爱,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把医院对生活困难党员、在党50年党龄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的关怀落到细处、实处,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医院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医院的关怀和温暖。
2021.06
25
【我为群众办实事】中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第六党支部:急救知识进校园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全面落实全市卫健系统各级组织抓党建工作的主体责任,深化卫健系统基层党支部“五化”建设,积极响应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提高青年学生的急救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6月23日晚上6点,中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第六党支部书记贺承健同志组织急危重症医学部现场救护培训团队赴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一551班开展“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志愿培训。第六党支部书记贺承健以《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为题,从拨打救急电话的注意事项,出血的识别及处理、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常见急症以及创伤的现场处置等方面,为高一551班的师生们讲了上了一堂实用性强的理论课程。图为第六党支部书记贺承健同志讲授《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课程内容实用、丰富,形式生动,极富感染力,受到同学们热烈欢迎,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图为重症医学科赵红梅护士长重症医学科赵红梅护士长和罗辅萍护师给同学们讲解心肺复苏的按压步骤与手法。图前为重症医学科二区护士长吴良辉    图后为重症医学科一区护士长伍思娜重症医学科吴良辉、伍思娜护士长给同学们演示气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的急救技术,并且讲解动作要点。图左为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朱子贵         图右为急诊科刘成副主任随后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朱子贵,急诊科刘成副主任就心肺复苏的急救技术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示和手把手地教学,整个培训现场气氛活跃,步骤清晰、易操作,同学们也纷纷小试牛刀上手演练了一把。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同学们的急救意识,增强了同学们在遇到紧急情况和突发灾难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培养更多优秀的“第一目击者”,营造了人人学急救、人人懂急救的良好氛围,同时让同学们初步了解到医学的神奇之处,增加学医的兴趣。551班班主任江小为老师代表师生感谢南华医院的专家团队,让同学们了解急救常识,学会急救。
2021.06
24
【为群众办实事 科技走基层】2021年学术会议暨《营养新思维培训班》在衡阳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举办
值我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事行动,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积极响应号召,将2021年学术会议暨《营养新思维培训班》选择在美丽的雁城举行,此次会议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承办,会议邀请衡阳市三级医院及各县区重症医学科的同道及南华医院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近200余人参加。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廖谷清主任今年是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二十周年,南华医院业务副院长邹伟教授代表医院首先向大家介绍急危重症医学部的发展历史,科室由最初的4张床、几个医护人员经过20年的发展到目前拥有三个区,64张床位,近120名医护人员,年收治病人近5000人颇具规模的重症医学科。同时对胡小翠教授带领的湖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营养支持专业委员会对我们医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湖南省肿瘤医院营养科主任胡小翠教授代表专业委员会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同道介绍开展学术活动的原由——为促进住院患者的营养支持,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形式,真正做到“健康中国,营养先行”。此次会议也有幸邀请到衡阳市医学会陈秀娥秘书长参加会议,陈秘书长代表衡阳市医学会表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医护人员要加强培训,以便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最后陈秘书长对大会提出了期望和要求,预祝圆满举办成功!衡阳市医学会陈秀娥秘书长此次会议特邀国内营养界专家——桂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谢琪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营养科胡小翠教授,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营养科唐大寒教授,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营养科刘菊英教授,衡阳市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桂培根教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重症医学科贺承健教授、营养科张芬教授等。专家们对营养基础知识、营养评估、重症患者营养支持、肿瘤患者营养支持、营养并发症的处理向大家详细讲授营养支持对患者的重要性,帮助并指导有需要的患者定制个性化的营养膳食,提升患者就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周期,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健康服务。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营养科唐大寒教授讲授《肿瘤患者的规范化营养诊疗》湖南省肿瘤医院药剂科刘妮老师《一例肝门胆管癌术后复发患者的营养治疗分析》桂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谢琪教授《危重症患者个性化营养治疗新技术》中南大学湘雅附一医院营养科刘菊英《危重症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价》与会的学员表示,此次会议将不同的学科进行融合,互相进行交流学习,即引导大家树立了卫生、文明、杜绝浪费的健康饮食新风,提高了合理膳食意识,树立了科学饮食理念,又促进临床营养师与临床医师的交流与合作,更好的为广大患者加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2021.06
21
学无止境!衡阳市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新技术培训班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成功举办
6月19日,盛夏之际,正是充满希望的季节,室外艳阳高照,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门急诊六楼多功能会议室高朋满座,衡阳市2021年举办危重病人气道管理新技术培训班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承办,衡阳市重症医学专业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200余人参加会议,此次会议由急危重症医学部廖谷清主任主持。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业务副院长廖勇仕代表南华医院向参会的各位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急危重症医学部的护理同仁在危重病人气道护理工作表示肯定。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业务副院长廖勇仕衡阳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蒋先媛副科长作为特邀嘉宾向南华医院“守一栋楼,护一座城”的无私奉献精神给予高度肯定,感谢衡阳市重症人为衡阳市卫生事业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培训,各位专家围绕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医护合作、重症护士执业规划、重症科研、重症超声、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深入浅出的展开精彩论述。最后压轴出场的是湖南省重症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道妙教授由深入浅,由繁入简为大家讲授了《重症病人吸入性肺炎再认识》;同时会议上针对未来重症气道护理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了重点讨论。湖南省重症医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道妙教授为期一天的培训结束后,学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班培训形式式新颖,专家授课见地深刻、鞭辟入里,课程设计合理,与临床紧密结合,为重症医护人员气道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思路,对落实气道管理举措提供了有益借鉴,同时为参与会议的学员搭建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提升了重症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2021.06
20
1 92 93 9495 96